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杂文为何沉寂
◎胡宝林
  近年来,杂文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报刊上刊发的越来越少,就是在互联网上,杂文也很少。
  杂文为何沉寂?
  一种文学体裁的存在和兴盛,最关键是它能够适应时代,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们感觉读它“有用”。回答时代之问,解众人之惑,为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成长提供启迪,是人们阅读杂文的理由,也是杂文的立身之本。回眸现代文学,鲁迅的杂文作品,在旧中国被“三座大山”压迫的时代,如匕首和投枪,与黑暗势力作战;在人们内心迷茫的时刻,如火炬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邓拓的《燕山夜话》,“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也受到读者喜爱,带动了当时杂文的发展。再看当代,作家王小波的杂文以开阔的视野、富有智慧的见解、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体现对科学、理性、智慧的追求,为众多年轻人所喜爱。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读者绝大多数成了网民,陈旧的杂文写作观念、写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读者的现实需要。
  过去,杂文写作,在好多作者那里已经形成了模式:找个当下的社会现象作由头,再找几个典故,再曲里拐弯做些道德性批评,一篇杂文就架构完成。这样写法的杂文也常常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报刊发表。在改革开放初期,受过高等教育、中专教育及高中教育的人占比很小,杂文读者整体的文化层次较低,这样的文章还能有市场。但现在,据教育部统计,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读者的文化层次整体大幅提高。到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人,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前所未有,视野更加开阔。这样的读者的眼界,思考问题的高度、深度、广度非当年的读者所能及。而要让这样的读者信服,杂文写作者的水平要相当之高,作品的思想含量、艺术水准要相当之高。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曾写作多年的杂文作家现在“失语”的原因,自身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学术水平、社会阅历等的欠缺和局限,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读者对杂文写作的要求。
  杂文其实是一种特别体现写作难度的文体,对创作者的要求比较高。历史地看,杂文大家,往往具有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学术历练,有专精的学问,思想深刻,又有社会责任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像鲁迅、邓拓不光是作家,也是学者。“大手笔写小文章”,老舍对邓拓杂文写作的评价,可以看作对杂文大家共同特点的描述。当下,社会前所未有变革,读者群体的变化,对杂文作家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复杂的世界,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明晰社会发展的规律、洞察人心与人性、把握未来的趋向;面对具体的事情,能以专业的眼光,深入解析,得出廓清迷雾的结论;掌握表达的艺术,形成自己的鲜明艺术风格,为读者所能接受。这是新时代读者对杂文家的要求。学跨中西,有专精的学术领域,有丰富的社会历练,对社会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表达且有高超的表达艺术,这样才能成就新时代的杂文家,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杂文作品,赢得读者。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