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宝鸡工业旅游“硬核工厂”拥抱“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周淑丽
    游客在西凤酒车间参观(资料图片)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陈列的工业产品黎楠摄

    学生参观蒙牛工厂

    游客在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创意活动

  当工业遇上旅游,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也许你会看到一段“战火中”的工业奋进史;也许你会品尝到刚从智能生产线上酿造出来的醇香美酒;也许你会在工厂读诗、看电影、逛画展,参加一场别具风情的浪漫婚礼……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69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西凤酒工业旅游基地榜上有名。这一好消息再次将全市人民的目光聚焦在工业旅游的发展上。
  据市文旅部门统计,目前我市还有吉利汽车、和氏乳业、农夫山泉、森宝蜂业、宝鸡卷烟厂、蒙牛乳业、青岛啤酒等一批工业旅游“明星”。我市工业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达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带动群众就业2300人以上。
  融合了现代工业科技与诗情画意的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助力工业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也有利于更好传承工业文化。那么,看似冰冷厚重的“硬核工厂”,如何与浪漫柔软的“诗和远方”拥抱?且随记者的脚步,前往“工厂景区”一探究竟。
  穿越百年的工业之旅
  初冬的午后,一缕斜阳洒在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几个斑驳的钢铁大字上,时光仿佛一下子穿越到85年前,一段战火中的宝鸡工业奋进史,在这个4A级景区被徐徐展开。
  “这几个钢铁大字经过专门设计,体现了钢铁工业的元素,也有一种历尽沧桑的岁月感,可以引申为钢铁般的工业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随着讲解员段莹莹的介绍,游客拿出手机纷纷拍照。
  穿过没有围墙的大门,遗址公园的景色逐一映入眼帘:中西合璧的申福新办公大楼、采用苏联援助的图纸修建的薄壳车间、中国最大的安装万枚纱锭的窑洞车间以及具有典型民国建筑风格的乐农别墅,这些都是国内保留最完整的抗战工业遗迹。
  在窑洞车间内,通过全息影像复原的纺织女工工作场景,仿佛让人看到了工人们为了支援抗战,加班加点生产物资的忙碌身影。北京游客马荣说:“过去只知道宝鸡青铜器很出名,来这里看过才知道,宝鸡工业发展历史同样令人震撼,这个景点值得一游。”
  宝鸡工业历史研究专家、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专家顾问冯驱告诉记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防止大批民族工业落入日寇手中,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与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动员了武汉64家企业内迁,其中有15家迁入宝鸡,最大的就是申新纱厂。冯驱说,这段历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也为宝鸡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企业内迁宝鸡后,带动宝鸡衍生了工厂和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内的200多家企业,创造了战时经济的一度繁荣,被茅盾誉为“战时景气的宠儿”。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开展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认定,并出台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再加上文旅市场对工业旅游的需求旺盛,让工业旅游蓬勃发展。我市也紧紧抓住机遇,把发展工业旅游作为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其中,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就是诸多工业旅游示范点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经过一系列保护开发工作,曾经一片荒芜的长乐塬重焕光彩,成为全国保留较为完整的抗战工业旧址。据统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每年迎来游客7万人次,成为外地人来宝鸡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
  穿越近百年的工业之旅,在时光更迭中不断讲述着新故事。
  上世纪6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再一次让宝鸡迎来了工业史上的“高光时刻”。凤县凤州镇的“红光沟”,就是这段历史见证地之一。
  山城的冬日,寒意来得略早一些。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二期)建设现场,不时往来的游客让这里的冬日变得有些热闹。据了解,今年该景区已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前身是067基地所在地。这里曾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研制基地,诞生了我国航天史上无数个第一: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第一台高空二次启动发动机、第一台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发动机……这里见证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至今,这里仍留下了科研楼、机要室、力学试验室、“厕所”试验室、201洞、小泵试验室、院士之家等旧址,这些也成为开发工业旅游的丰富资源。
  11月下旬,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天能源技术研究所研究生谢嘉欣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到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开展了一次特别的思政课。谢嘉欣说:“老一辈航天人隐姓埋名,在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发展中国航天事业,这对于我们新一代航天人而言太有学习意义了。”而参观途中,秦岭的山色美景、山城的人物风情,也让这堂思政课变得有趣而难忘。
  近代工业发展史,让宝鸡“旅游+工业”融合发展道路宽阔。除了长乐塬、红光沟等,如今我市境内仍然遗留着众多规模庞大的工业遗址资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已建成或者正在建设、正在申报的工业遗产项目还有不少,比如以宝成铁路遗址为基础的凤县宝成铁路主题文化纪念馆项目、以“三线”建设时期老厂区工业遗产为基础的岐山五二三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以扶风县老三线军工企业为基础的28孔窑洞保护利用项目等,这些工业遗产是宝鸡工业发展的最好见证,是对工业历史资源的保护和继承。
  (下转第三版)    游客在红光沟沉浸式体验航天文化

    市民在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拍照打卡

    秦岭火车站风景如画

    讲解员给研学者讲述长乐塬的历史

  (上接第二版)
   一杯老酒和一瓶新饮
  看一杯老酒如何用现代化设备进行酿造、看一盒牛奶如何从养殖场到商场、看一瓶时下流行的新饮品如何灌制……越来越多的工厂打开了大门,邀请游客参观。
  “今年我们的旅游确实很火,现在预订参观的旅游团已经排到下个月了。”谈及西凤酒工业旅游,西凤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小倩说,冬季原本是旅游淡季,但最近来西凤酒集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17辆观光车每天满负荷往来运送游客。
  酒泉流淌、佳酿飘香、甑锅拔起、热气升腾。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记者和参观的游客一起走进制曲车间、酿造车间、包装车间、文化中心等,感知过去不曾见过的西凤酒酿造过程。在906全智能化酿酒车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酒糟味,但这里看不到很多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机械手臂、输送机、智能行车系统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在保留西凤酒古法酿造精华的同时,工业机器人完成着自动化起入窖、自动化物料转运、精准配糟、均匀拌和、机器人上甑、蒸馏精准控制等工序。来自西安的酒文化爱好者李兵从事各类酒品的销售工作,他参观完感慨地说:“都说西凤酒历史久、名气大,这还是第一次看制酒工艺,连喝的酒都是带着温度的,真是不虚此行。”
  “做工业旅游,可能对企业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对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却有很大帮助。”朱小倩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今年已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这些游客包括经销商、研学机构、企事业团体,还有很多游客都是慕名而来的。大家到工厂车间看到了传承三千余年的一杯老酒是如何通过现代化工艺酿造的,这本身就很吸引人,而且对于传承西凤酒的酿造技艺和文化精神将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工业品,而工业食品的安全性则最让人关注。工厂打开大门,让游客近距离参观生产过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顾虑,也为企业扩大了知名度。
  家在西安市科技四路的宋丽影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至今还经常和朋友提起今年10月带孩子和家人去眉县农夫山泉厂区参观的经历。她说:“现在的自动灌装流水线真的非常壮观,自动化程度特别高,整个工厂都看不到几个工人。”
  宋丽影说,她当时是从网上找到企业的电话,提前一天打电话预约的。第二天,她从西安开车上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企业门口,因为提前预约,所以她直接把车开进工厂的来宾停车场。他们一家五口人,老人和孩子免票,只有她和她老公两人购买了门票,每人花费15元。接待人员带领他们进厂参观,从水源地介绍、生产线展示,到产品品尝饮用,在近一个小时的参观中,宋丽影的孩子不停地说:“哇,原来咱们平时喝的水是这么生产出来的。”
  农夫山泉陕西太白山饮料有限公司接待员赵苗苗说,他们从2019年就开始向大众开放参观通道,每年的参观人次逐渐增多,今年截至目前游客已达5万人次。对于预约过的零散游客,他们尽量做到全程接待和讲解;对于以研学为主的学生团体,他们还会专门有一个“水实验室”的环节,让孩子们学会分辨不同的水质,从小知道保护水源的重要性。赵苗苗说:“工厂旅游目前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也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满足每位游客的参观需求。因为游客的满意度,也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品牌的好感度。”
  记者从市文旅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13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西凤酒、蒙牛乳业、森宝蜂业、青岛啤酒、吉利汽车等,过去以生产为主的企业,现在都在向游客开放参观通道。但不同于普通的旅游景区,这些企业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保生产,没有专职的讲解员,在节假日等没有生产安排的情况下,会临时暂停参观。部分业内人士呼吁,在旅游消费升级、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等大背景下,挖掘工业旅游的潜力,企业一定要有更加开放的心态,真正把厂区当作景区来打造。
  “硬核工厂”的跨界融合
  去废旧工厂参加一场户外婚礼,有什么样的体验?
  “很惊喜也很意外,没想到宝鸡还有这种婚礼模式,好像电视剧中的场景,新娘从旋转楼梯上走下来,所有人坐在草坪上参加仪式,大家举着酒杯为新人祝福,仪式感特别强。”市民尹红娟今年“十一”期间,在宝鸡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参加了一场朋友孩子的婚礼,现场布置和婚礼的方式,让她感到十分新奇。过去她参加过很多场婚礼,大都是在酒店的宴会厅举行,而这次的户外婚礼,让她觉得宝鸡和北上广等大都市拉近了距离。
  其实,这个举行户外婚礼的地方是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就是金台区卧龙街道刘家台村水泥厂的废弃厂房。这个村办水泥厂的建筑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厂房,当时面临爆破拆除的命运。7年前,青年设计师王超从外地回到宝鸡创业,当他看到废弃的水泥厂时,一个大胆的想法从脑子中“蹦”了出来,能不能把这里改造成一个类似于北京798艺术区一样的创意园区。想法很快就付诸行动,王超召集了一批年轻的新锐设计师,大家用废弃的枕木砌出了宽敞的艺术广场,把废弃的集装箱改造成温馨的书吧和咖啡吧,把水泥厂高低不同的车间改造成带有凉亭、露台、回廊的创意孵化室和艺术展陈室……
  在产业园“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新的创意和元素不断被融合,引入婚礼宴会中心。在新建的宴会中心,可以看到阳光、草坪、椰树、白色的旋转楼梯、金属质感的雕塑,让人们在任何一个空间都能嗅到艺术的味道,忘却这里曾经是座工厂。
  一场跨界融合,让曾经的废弃工厂变成了“秀场”。如今的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是城市的“创意会客厅”,聚集了一大批有理想的“艺术家”,而且这里每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很多外地游客慕名来这里“打卡”。
  作为参与者和见证人,王超说,旅游是一场综合体验,人们到一个地方去旅行,希望这里融合了吃、喝、玩、打卡等多方面元素,让人感觉轻松愉悦。在他看来,工业旅游要出彩,就一定要有无限创意。比如可以在汽车工厂办一场汽车展,可以在酒厂举行品酒大会等,也可以在工厂打造咖啡、餐饮、婚礼、酒店等场景,让工厂真正与文化创意“融”起来,才能实现持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跨界融合,是一种打破原有行业界限和惯性思维的发展模式。比如工业+自然景观、工业+思政教育、工业+文化、工业+研学、工业+非遗等,让“硬核工厂”发展旅游景区有了多维度、多取向的潜力和未来。
  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飘落时,“小慢车”到秦岭赏雪再次火爆“出圈”。从宝鸡乘坐6063次火车,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秦岭站。出站即景区,宝成铁路主题文化广场的火车头、文化长廊、雕塑等,让游客随手一拍,就能在社交媒体引来无数点赞。欣赏完户外风光,还可以到宝成精神陈列馆及铁路文学馆中感受宝成铁路的建设历程,来一场富有“内涵”的精神文化之旅。如果时间充沛,还可以继续乘坐火车向南前进,到凤县双石铺镇的宝成铁路文化体验馆一游,跟着讲解员现场重温《夜走灵官峡》的故事,近距离感受宝成铁路与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历史和成就。在飞驰的列车中,不仅能够欣赏秦岭山色的自然之美,也可以感受中国铁路事业让“天堑变通途”的伟大变迁。
  正是依靠这条铁路带来的人气,凤县黄牛铺镇东河桥村成了“网红村”。人们搭乘火车而来,夏天到东河桥村的露营基地避暑乘凉,秋天来这里赏红叶,冬天来这里滑雪、围炉煮茶,当地不少村民也变成了导游、旅游服务人员,挣了一份“风光钱”。黄牛铺镇党委书记马杰告诉记者,过去的秦岭站见证了宝成铁路的发展,曾经辉煌过,也落寞过,如今“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让这个小站重新辉煌起来。
  不同的工业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相互渗透重组、加乘借力、打破边界等跨界融合方式,推动各产业主体转型升级。
  “诗和远方”未来可期
  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宝鸡有历史悠久、门类齐全的工业资源。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产业结构升级,许多工业基地和工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遗留的工业遗址、老旧厂房,闲置的生产线、老设备,如何才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利用?正在运转中的生产企业,如何通过旅游撬动更多的经济增长点?长乐塬、西凤酒、卧龙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成功打造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已经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创意性、探索性的回答:那就是,打造工业旅游不仅正当其时,而且未来可期、前景广阔!
  那么,诸多有利因素齐备,发展的新风口已经到来,宝鸡工业旅游如何“迎风而上”?
  长期关注宝鸡户外旅游和研学游的陕西梦周礼研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涛认为,现在研学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喜欢,而工业旅游对于需要增长见识的学生而言,恰恰是非常好的研学课堂。他提出:“工厂做旅游,创意可以再大胆一点,比如可以专门做一条用于体验的生产线,让游客自己动手做一件工艺品,也可以尝试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丰富孩子的研学体验。”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赵建昌,走访过我市多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他认为宝鸡有着完善的工业发展历程。通过这些工业旅游景点,游客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国工业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路径。对于如何发展工业旅游,他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首先,建议政府加大对工业旅游发展的扶持。工业旅游是宝鸡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工业旅游项目奖励、工业旅游园区建设、工业旅游产品宣传等途径,政府要强化对工业旅游的扶持,进一步增强宝鸡工业旅游发展的内驱动力,提振发展信心,实现工业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工业主体应高度重视工业旅游发展。发展工业旅游对工业主体能带来多赢效应。工业主体应积极投身于工业旅游产品的研发,从旅游项目开发、产品创意、市场营销到旅游消费的全过程,为旅游者量身定做富有工业特色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将工业旅游发展与企业产品研发、新产品发布、市场开拓、宣传营销、市场考察、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密切结合,实现工业旅游促进企业发展。
  再次,旅游服务机构应深度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旅行社、研学旅行组织、旅游媒体等旅游服务机构要持续加强对宝鸡工业旅游产品的整合研发,通过产品创意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宝鸡工业旅游线路,通过与工业主体合作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研发适应性强的工业研学旅行课程,编制宝鸡工业研学旅行校本,发挥工业旅游的综合社会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宝鸡的工业旅游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相关人士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工业旅游的意义,把宝鸡的工业旅游真正做大、做强。未来,当外地游客走进宝鸡,不仅可以看到宝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还能通过工业旅游这扇“窗户”,看到宝鸡工业发展和转型中的不同“美景”,感受到中国工业由弱到强的伟大历程。
  我们期待,随着工业旅游不断发展,还会探索出更多有创意有趣味的旅行方式:在工厂景区参加一场先锋文化沙龙、来一场“工业风”的服装走秀、吃一顿有着“工业印记”的特色大餐……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