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外企管理人员傅省平推荐《雪山大地》
铭记于心的感动
本报记者 段序培

  不久前,斩获第11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一书,闯进了傅省平的视线,书中所呈现出的真、善、美,令他感触至深。
  《雪山大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以父辈们建设青藏高原的生命历程为原型,展现了1949年以后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高原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作者出生于青海西宁,有长达40多年的高原生活经历。后因工作调动,来到了山东青岛。一次,作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深深眷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作为一个作家,我只能用写作回报高原和海洋对我的滋养。”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与怀念,让傅省平感同身受。傅省平出生在宝鸡市岐山县,在故乡生活、学习、工作了30年,后因工作关系去了深圳,在一家外企从事管理工作,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土和亲人,闲暇之余也会拿起笔叙述自己的思乡情。
  “细细品读这本书,书中更多的是对父辈们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精神的深情讴歌和致敬。作者笔下的父辈们凭着一颗红心牢牢扎根在酷寒之地,用他们辛劳的汗水浇灌着美丽的家园。而我也亲历了‘沧海变桑田’的神奇。”傅省平回忆,40多年前,数以万计的国人从四面八方聚拢到这里,他们中有英勇无畏的军人、有开拓进取的工人、有勤劳朴实的农民,还有刚刚走出校园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而他如今身处其中享受着“深圳速度”带来的便利,深感幸福。
  小说中,身为外科医生的母亲,深入麻风病人居住区为病人治疗,不幸被感染后,仍坚持工作,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父亲作为县上工作人员,一次在沁多草原蹲点时,遭遇特大洪水,是一位柔弱的藏族妇女将他拖出了洪流,而那名妇女却不幸遇难。“我生活在经济发展潮头的深圳,这里的辉煌与璀璨是无数人的不懈努力和宝贵生命换来的,包括我的同伴,他们有人离开了,有人还继续奋斗在岗位。”书中的情景,一次次抵达傅省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多年的阅读经历,让傅省平真正理解了文学在人与现实之间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之桥。作家在获奖后感言,小说里更多探索的是父辈身上的美好精神,是人性的完美和善良。“因此,我觉得这本书的确可称为是向时代背影按下的‘快门’,让美好的精神永存。”傅省平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