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宝鸡为何被称为“诗经”发祥地?
本报记者 麻雪
    周公庙里的“飘风自南”匾额


  
  央视名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在今年开播的第二季中,一开始便以《诗经》为引,让青年古诗词爱好者,从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里,感受人间烟火,感受温柔敦厚的诗意,品味向史而新的传承。
  民族回首,必见《诗经》。无论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婉约,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唯美,抑或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慷慨……《诗经》便是能唤起无数人共鸣的“中国式浪漫”!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的作品,《诗经》与宝鸡的渊源可谓深远至极,不少学者认为:宝鸡,是《诗经》的发祥地。
  渊源
  宝鸡,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
  《诗经》的发祥地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和争论。
  河南洛阳、河北河间、陕西合阳、湖北房县等等,都在为此争论,并列出大量例证。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理事、宝鸡文理学院关陇方言民俗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渭清。他认为,《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宝鸡与《诗经》具有必然联系,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
  王渭清说:“《诗经》中,与宝鸡地区直接有关或创作于宝鸡的诗歌有30多首,主要集中在《秦风》《大雅》《周颂》部分,而其中《卷阿》《甘棠》等诗歌,在今天的宝鸡、岐山仍有文化遗存。《秦风》中的许多诗歌,或直接诞生于宝鸡,或与秦人早期在宝鸡的活动有关。同时,先秦人诵读《诗经》的‘雅言’就是西岐方言,《论语》中记载,孔子教学生读《诗经》《尚书》以及主持礼仪活动时,都用‘雅言’。另外,宝鸡民俗中至今仍然保留着不少与《诗经》所描写的周代礼俗一样的习俗。”
  历代学者研究认为,《诗经》中一些作品是周公制礼作乐的产物,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对《诗经》进行了整理、订正、润色和提高,逐渐成为经典。
  今年7月,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向全球发布智库报告《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其中,“宝鸡”被多次提及。其间提到“陕西岐山周公庙,每年都举行祭祀,追怀周公圣德”“三千年前形成的西周礼乐制度”“礼乐文明的传统在今日中国,形成新的回响”等内容。
  根据大量考古证明,周代时,周公的采邑就在今天的周公庙一带。据考证,《诗经》中称此地为“卷阿”,周公也曾在卷阿制礼作乐。
  礼乐制度的形成与周公息息相关,周公与宝鸡岐山息息相关,而《诗经》作为周代礼乐制度、礼乐文化的载体,与宝鸡更是息息相关。因此,宝鸡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也曾有学者认为,《诗经》中属于周公所写的作品有不少,周公不仅是历史上的政治家、教育家,也是杰出的诗人和音乐家。
  诗篇
  读其诗、赏其文,美美与共
  《诗经》被奉为经典,内容包罗万象,其中,有写农事的,有写战争的,还有写爱情与生活的。如《诗经》开篇的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表现美好爱情的诗歌语言优美、描述生动,传诵数千年。
  《关雎》出自《诗经·周南》。岐山周公庙管理处副主任、周文化学者刘剑峰说:《周南》和《召南》是《诗经》开篇的两个部分,被称为“二南”,其收录的诗歌,历代学者认为产生于西周初年。这两部分的诗歌大多是采诗官在“周”“召”等地采集来的。历代研究《诗经》的古籍记载,得周公之治理、教化的地方所产生的诗,谓之《周南》,得召公之治理、教化的地方所产生的诗,谓之《召南》。因为大多古代学者界定“周”和“召”在岐山一带,所以可以推测,出自《周南》的不少诗歌,是西周时期岐山一带的诗歌,展现的是这里人们生活的不同方面。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关雎》一诗展现的是陕西合阳黄河边一带的场景;也有人认为,展现的是甘肃天水渭河边的场景,等等。《关雎》是《诗经》中朗朗上口的一篇,是《国风》中的一首,所谓“风”就是当时传唱于民间的歌谣,是采诗官从民间收录而来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
  既然流传于民间,是“流行歌曲”,那么,如同《关雎》这样好听、好唱、贴近生活的诗歌,应该在黄河流域、渭河流域等地都被传唱,在我们现在的宝鸡岐山、西周时期的西岐亦被传唱,正是“美美与共”。所以,我们只要读其诗、赏其文,感受它所描述的唯美浪漫的爱情即可,不必纠结其诗究竟写的是哪里。
  如果说《关雎》到底发源于哪里还有争议的话,那么《卷阿》一诗描述的是如今岐山周公庙一带,是无可辩驳的。
  周公庙一带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敞开,所以风只能从南面吹进来。这也是《卷阿》中所写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如今,周公庙乐楼南门上方挂着一块匾即为“飘风自南”。
  《诗经》中的《绵》一诗,记述的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地(今咸阳市旬邑一带)迁至岐山脚下,开启周族兴旺之事。诗中写道:“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原月无月无,堇荼如饴”……在岐山的历次重大考古发现,也印证了《绵》中的记载。
  《诗经》与宝鸡的关系,不仅有其历史渊源,单从这些诗歌里,我们也能看出其必然联系。
  发展
  打造《诗经》文化旅游新业态
  《诗经》的历史价值、文学魅力,数千年来毋庸置疑。宝鸡作为《诗经》发祥地之一,如今以这部典籍为出发点,打造文旅新业态的方式有很多。
  目前,在宝鸡市区、岐山等县都能看到不少与《诗经》有关的文旅景区、景点。
  11月14日,记者采访了岐山县文旅局局长杨慧敏。他介绍道,岐山周公庙景区作为古卷阿所在地,近段时间,对《诗经》中描述的场景做了相关展览,并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在岐山周文化景区的周城中,有多个展示《诗经》相关故事、场景的雕塑,如“召公甘棠”“分陕而治”等。同时,在刘家塬的召公祠,建成了《诗经·甘棠》中的场景雕塑和相关展览。在岐山的渭河边,还打造了“在水一方”的景观,这个典故便出自《诗经》中的《蒹葭》一诗。
  杨慧敏继续说:“下一步,岐山县将依托《诗经》中的山,如箭括岭,《诗经》中的水,如渭水等,系统打造《诗经》文旅新景观,着重弘扬其文化内涵。尤其是《诗经》中的花草植物,有些不仅至今有实物,其名称仍在民间保留,如枸树、梨瓜、卷耳等,这些名称不仅不‘土’,反而是典籍中的‘雅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会利用起来,进行文化提升,让这些来自《诗经》中的植物,回归于百姓生活当中。”
  王渭清也提到,可以借助现在的AI技术再现《诗经》情境,把宝鸡变成《诗经》文化打卡地;举办《诗经》文化市民讲堂,加强传承;在中小学中,倡导本土文化,倡导《诗经》诵读;继续鼓励打造情景剧、歌舞剧等相关文艺节目。
  作为“文之欣、史之欣”的典籍《诗经》,作为《诗经》发祥地之一的宝鸡,《诗经》可谓一个文化大“IP”,读其诗,流韵盎然;打造文旅新业态,大有可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