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让课间十分钟“沸腾”起来
    课间十分钟,师生一起跳绳。

    学生课间打篮球

    学生列队玩套圈游戏

  曾经,课间十分钟是天南地北的闲聊,是操场上的嬉笑打闹,是多年后回忆起来的温馨时刻。近日,课间十分钟却冲上“热搜”,成了“圈养”的代名词,甚至有人直接喊出了“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安静的课间十分钟”。二者的强烈反差,让我们不禁要问:短短的课间十分钟到底怎么了?
  关键词:“课间‘圈养’”“课间消失”
  课间十分钟引发网友大讨论
  近日,山西晋中一位教师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有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这位教师“吐槽”说:“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这条视频发布后,引发了全国各地学生家长的热烈大讨论。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位家长说,自家孩子所在的学校规定,除了喝水、上厕所外,课间十分钟不能走出教室活动,甚至不能随意离开座位;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位家长则说,自己家孩子所在的学校专门设置了课间十分钟巡查员,学生稍一活动就被记名、扣分。
  在全国各地学生家长纷纷“吐槽”的同时,我市学生家长话匣子也打开了。金台区一位学生家长说:“我们家孩子的学校,虽然不至于说‘圈养’孩子,但确实也管得比较严格。学生追逐打闹的动作稍微大一点,老师便会上前管教。”渭滨区一位学生家长说:“课间十分钟,学校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做室内操,看起来玩得很‘嗨’,但孩子也不能离开教室。有一次,我的孩子没经过老师允许私自走出教室,还被老师批评了。”宝鸡高新区一位学生家长说:“我家孩子的学校是学生错时到室外活动,这个课间在教室做室内操,下个课间可以到室外活动。”
  记者在我市各县区采访时,不少一线教师坦承,我市虽然没有发生“圈养”学生的现象,但个别学校确实会以“为你好”“安全最重要”等为名,想方设法让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静下来,并美其名曰“文明休息”。关键词:“生均面积小”“安全隐患大”过度约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课间十分钟俗称“小课间”,是中小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人对课间十分钟的认知更在普通人之上,缘何会过度约束学生,甚至惹来“圈养”学生的热议呢?
  不少中小学校一线教师分析,“圈养”学生现象多发生在城区学校。因为,城区学校学生人数多、场地有限,无法让所有学生同时活动。为此,不少学校只能错峰活动,这就出现了部分学生在室外玩、部分学生在室内玩的情况。
  对于学校人数多、场地有限的说法,一些家长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课间十分钟由来已久,为什么只有近几年屡屡传出课间“圈养”学生的热议?为什么大部分学校的课间十分钟活力四射,个别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却“死气沉沉”?原因就是个别学校懒政、管理粗放,学校不愿意担责。
  “名义上是为了安全,其实是担不起责任。”这是我市多位中小学校长的一致观点。几位校长解释说,学生在室外玩耍,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遇到这种意外,学校和老师不仅要道歉,还可能涉及经济赔偿,甚至吃官司。所以,个别学校和个别老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会以“为了学生安全”为由,约束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
  此外,一些一线教师认为,课间十分钟变得静悄悄与现在学生比较“宅”也有很大关系。他们解释说,现在不少学生住的是单元楼,学生的户外活动被约束。另外,玩网游、刷视频等也将孩子“拴”在了家里。久而久之,现在的孩子就变得越来越“宅”。具体表现就是,在家的时候喜欢“宅”在家里,在学校的时候就喜欢“宅”在教室。
  关键词:“跳皮筋”“投壶”综合施策阳光课间“炫”起来
  11月3日9时10分,下课铃声响起,宝鸡高新二小的校园瞬间“沸腾”起来。只见,有的学生正在三五成群地跳方、跳皮筋,有的正在列队轮流投壶……
  “我们的课间十分钟是不是很热闹?”该校德育处副主任张向丽说,“学生在课间动起来,甚至‘疯’起来,尽情释放活力,才能在课堂上沉下心。所以,我们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课间活动,还特意创新了跳皮筋、跳方、投壶等趣味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室外活动。”
  “你们难道不担心学生发生磕碰?”记者问道。张向丽说,安全永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但学校可以通过综合施策,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学校会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形式,宣讲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他们会通过班会、队会等,普及户外活动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此外也会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及喜好,安排教师关注学生的室外活动,并及时引导、帮助。
  同宝鸡高新二小一样,金台区代家湾小学也在大力倡导学生在课间积极参加室外活动。代家湾小学副校长薛慧说:“我们学校一直追求的是‘无体育不代小’。即使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我们也希望孩子动起来。我们将学校操场、楼道、风雨教室全部利用起来,鼓励学生时时处处运动。”
  不少学校校长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课间十分钟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要彻底杜绝“圈养”学生现象,除了教育人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学生之外,有关部门也可以学习其他地区,引入第三方鉴定事故伤害,厘清责任,让教育人放开手脚,让我市中小学校的课间十分钟都“沸腾”起来,让孩子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动”起来。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