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国家一级演员仝凤琴:
努力把秦腔艺术发扬光大
毛丽娜
    文化发展、文艺繁荣的背后,是国家的强大。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仝凤琴


    仝凤琴受邀在韩国全州世界声音艺术节上表演秦腔传统剧《状元媒》

  近日,在韩国全州世界声音艺术节上,宝鸡籍秦腔演员、市戏曲剧院原院长仝凤琴受邀表演秦腔传统剧《状元媒》,让韩国观众零距离感受中国秦腔艺术的魅力。
  仝凤琴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大名旦”金奖得主。她生于1964年,自幼热爱秦腔艺术,9岁考入凤翔县秦腔剧团。仝凤琴说:“尽管当时剧团的条件非常简陋,但我们斗志昂扬,不怕苦、不怕累,把一台台好戏送给群众,激励大家团结一心,发展生产、建设祖国。”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成效初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行各业展现出勃勃生机。人们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表达出对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那时,我考入市人民剧团,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也想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仝凤琴说,剧团按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求,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发展、礼赞生活变化的作品。而她也得以拜秦腔艺术家肖玉玲为师,先后在50余部大戏中担任主要角色,将秦腔故事蕴含的真善美广为传播。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群众对文艺作品和文化服务也有了新的需求。40岁那年,仝凤琴先后四次赴山西运城,向蒲剧名家吉有芳学习濒临失传的踩跷技艺,在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争霸赛上获得金奖。观看直播的老师打来电话祝贺,仝凤琴说:“我是演员,观众的需求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彰显,秦腔艺术有了更肥沃的土壤。“这是机会,也是挑战。作为文艺工作者,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我们责无旁贷。”仝凤琴带领市戏曲剧院推陈出新,创作改编了《班超》《清水弯弯》《龙凤呈祥》《江姐》等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秦腔作品。
  今年国庆节前夕,仝凤琴受邀前往韩国,参加全州世界声音艺术节。仝凤琴说:“当站上外国舞台唱响西府秦腔的那一刻,我深深地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为自己把秦腔艺术发扬光大而骄傲。”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