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读书的理由
◎彭小宁
  我相信在当下,一些人和我有过同样的懊悔,那就是在该读书学习的年纪虚度了年华,如今才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道理。
  读书对人的滋养是永恒的。用心读过的每一本经典、每一篇名著,流转于唇齿间的大美诗词,以及随口就来的格言名句,都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们的气质和谈吐,让人生变得知性明理、儒雅大方。其实,读书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容颜和外形,更多的是神态与自信。岁月在沉淀、知识在积累,我们也定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迥然不同的从容与幽默,如同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硕果累累。
  时光退回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农村经济相对滞后,我所就读的小学时常停电。冬日的凌晨,孤寂的校园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老师嘱咐我们自己带上油灯或蜡烛晨读,等天亮能看清黑板时才开始上课。可我家没有一盏像样的可供我带进教室的油灯,更别想蜡烛了。正在我发愁之际,有同学提议,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这话一下点醒了我。放学后,我丢下书包,在村口的垃圾堆里捡回一个别人扔掉的方形玻璃墨水瓶,用锥子在瓶盖中央小心地钻出一个小孔;再去炕头揪下母亲纺线的半片棉花,在手心来来回回搓揉几遍,油灯的灯芯就搓成了,如小蛇般慢慢穿过瓶盖上的小孔;又到后院偷偷添满父亲藏在角落的煤油,一盏小巧又精致的简易油灯就做好了。
  第二天,我摸黑早早去了学校,嚓的一声划亮火柴,点亮了油灯。光将黑暗瞬间烫出一个洞,乌黑的教室里顿时亮起了淡淡的橘黄色,那方冰凉坚硬的水泥书桌此刻也有了温度。我开心极了,掏出课本,借着豆大的火苗,像模像样地读起课文,眼睛的余光却不时扫过油灯,生怕它一不小心就灭了。
  同学们见我有了这盏灯,很是羡慕,他们个个低头弯腰,趴在旁边左看右瞧,最后全都笑了,“你这就是一破墨水瓶呀,赶明天,我们也都弄一个……”我瞥了他们一眼,将目光重新挪回课本,借着那束温暖的光芒,继续朗读。
  一盏简陋的油灯于幼小的我,就是一种温馨,它照亮了我的人生,也点亮了我的心灵。那在黑暗中猛然亮起的灯光,让我对晨读多了一份执着、一份期盼。第二天,灯光又亮了起来,我的心再次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现实告诉我们,凡事贵在坚持、贵在用心。只有坚持了,用心了,即便没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也一定不会相距太远。人生只有“两秒”,这一秒你努力了、奋斗了,下一秒才有可能成功。厚积薄发方能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只可惜,这个理,我领悟得晚了。
  时光虽不能倒流,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今后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让知识丰盈大脑,用文字包裹心灵,永葆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读书不一定能让你的人生辉煌,但绝对能让你成长。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一直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