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太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塘口村村民采收蔬菜本报记者孙海摄

    美丽的太白乡村

  蓝天白云下,连绵青山环绕,初秋的太白县,美得像一幅画。在一片片盛开的向日葵花海中,游人纷纷拍照打卡。田野里,成熟的甘蓝犹如开在地里的绿色花朵,辛劳的农民在忙着采收,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人的脸上,收获的幸福荡漾在旅人的面庞。
  今年以来,太白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战略,按照生态为基、产业为要、融合为径、富民为本的发展思路,用致富产业夯实发展的底气,用环境整治提升颜值,创新探索多种治理方式,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夯实振兴底气
  8月中旬,正值太白县高山蔬菜收获季。
  鳌山脚下的太白高山蔬菜主题公园里,5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边。据悉,这里的有机蔬菜48小时可直供香港及粤港澳大湾区,这些新鲜蔬菜将秦岭祖脉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相连。
  高山蔬菜是该县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县86%的耕地种植蔬菜,85%的群众从事蔬菜生产,73%的农民收入来自蔬菜,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已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品质化的特点,每年40万吨绿色有机菜畅销国内外50多个大中城市,“太白高山蔬菜”品牌影响力逐年攀升,太白生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最受欢迎产品”。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生态优质与经济后发地的太白,一直坚持努力念好“生态经”,走好特色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产业之根扎进农户家中,形成了“首位+特色+林特”的产业发展梯队,为农民多元化、复合式增收搭建起多条保障线,夯实振兴的底气。
  作为该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养殖林麝的增收效益非常明显。在林麝养殖大镇——王家堎镇,已经建成5个标准化规模性林麝养殖园区,林麝存栏1300余头,目前镇上正在建设第六个养殖园区。“经测算,林麝养殖园区每亩每年最高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7.8万元。”王家堎镇副镇长连荣亮对记者说。
  为了支持林麝产业发展,太白县制定了《鼓励支持林麝产业发展壮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扶持奖励办法,带动更多人养殖。
  除此之外,在全域旅游的火热带动下,太白县出现了一个新兴产业——发展民宿。驱车出县城向东,在塘口村,一大片或古典或现代的民宿跃入眼帘,有些已经投用,有些正在建设。今年,太白县专门出台《民宿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探索“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精品民宿20家、农家客栈42家,带动上千人就业。
  环境提升振兴底色
  走进太白县城,就像走进美丽的风景区,街道干净整洁,绿化错落有致,目之所及,处处都是别致的小景观,整个县城透露着一股开放时尚的气息,与记者印象中那个中规中矩的山区县截然不同。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把县境全域当景区打造,把城乡环境当花园塑造,以美好的环境提升乡村振兴的底色。”太白县乡村振兴局督察专员许海刚对记者说。
  出县城向南,来到咀头镇凉峪村。村口新修的小广场别致而富有情趣,村子里每家门前都有一个小花坛,看不到路面乱扔的垃圾。
  县财政局驻凉峪村工作队成员周保成告诉记者,今年为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县财政局除了专门拨款20万元外,还从“一事一议”省级财政资金中拿出25万元,帮助村里修广场、建公厕、清理河堤两边的垃圾;另外,又投入40万元用于拆除土坯房、乱搭乱建等。到目前,已经拆了700多座土坯房、15座旱厕,村里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今年的环境卫生整治力度非常大。你看,以前河堤两边都是脏乱差,群众乱倒垃圾也管不住。现在清理干净了,我们还将河两边的渠重新砌了100米,这里的环境焕然一新,再也没人乱倒垃圾了。最主要的是环境卫生整治后,村里房屋的出租率都高了,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周保成说。
  今年以来,太白县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高位推动、抓细抓常,迅速推动“八清一改”“乱搭乱建整治”“危旧土坯房整治”三大任务,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太白模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特别是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过程中,全面实施“厕所革命”、村庄净化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农户卫生厕所改造6000余座,设置垃圾收集点137处。在整治过程中,注重示范带动,全力打造太白河镇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以及梅湾村、枣园村、黄柏塬村3个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助推全县44个村建设提档升级。
  在村口的广场中,记者看到一对老夫妻坐在亭子里,安静地听着音乐。采访得知,老人名叫袁立刚,今年91岁,来自西安。儿子前两年在太白县城买了房子,每年夏天,老两口都要来这里住一段时间。“这里环境好、空气好,住着很舒服,我们经常能在县城碰到西安的朋友。今年,河堤新修了步道,晚饭后我们就沿着步道一直走到城里面,感觉很好。”
  治理增加振兴内涵
  乡村振兴除了建设之外,更要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治理模式。
  8月上旬,太白河镇对前两个季度连续进入美丽庭院“点赞台”的村民进行表彰奖励,兴隆村的周永帆家就是受表彰的家庭之一。当天,他领到了“最美庭院”奖牌和纪念品。
  美丽庭院“点赞台”是太白河镇在探索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创新做法。“设立‘点赞台’就是为了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以前的陋习,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用‘小家’建设提升整村、全镇风貌。”太白河镇武装部部长兰强对记者说。
  今年,太白河镇推行《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评比制度》,在各村设立美丽庭院“点赞台”,对每季度评选出的5至1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进行公示;同时,对“环境卫生提升户”进行通报,组织环境卫生提升户到“美丽庭院”示范户观摩学习,在全镇形成了户户争优秀、人人爱整洁的良好氛围。
  与太白河镇的美丽庭院“点赞台”不同,王家堎镇的“院坝议事会”是另外一种治理的创新。它发动村里各级力量,对涉及村民权益的一些大事进行民主商议,倾听大家的声音,最后形成意见,包括政策宣讲、矛盾化解等,全面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这不,前段时间,通过“院坝议事会”,镇村刚解决了一件产业发展中的大事。
  事情是这样的:和平村要建林麝产业园,其中牵扯几户村民的用地赔偿,迟迟不能敲定。在反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7月底,镇村决定召开一次“院坝议事会”,镇、村相关负责人,4户当事人以及村上德高望重的乡贤等20多人参加。在经过一上午的协商后,最终事情圆满解决。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据悉,近两年,王家堎镇已累计组织“院坝议事会”42场,宣讲政策200余场,化解村民邻里纠纷90余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3件。今年6月份,“院坝议事会”群众共商解纷工作法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枫桥式’工作法优秀经验一等奖”。
  近两年,太白县通过乡村治理树新风、强内涵。县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八五普法”“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评优树模、以点带面、整体推动,咀头镇拐里村被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桃川镇杨下村被命名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