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让人欲罢不能的生动讲授
◎段序培

  前不久,一部讲述大唐、诗人和诗词故事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让我在感慨诗人们波澜壮阔的人生中,领略了长安的繁华和诗词艺术所蕴含的无穷魅力,特别是影片中高适铿锵有力地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一直回荡在耳边,带给我心灵长久的震撼。影片中一句句耳熟能详的唐诗,也燃起了我心中对古诗词的热情。
  就这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戴建业教授的《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摆在了我的案头。对于戴建业老师,我并不陌生,他是家喻户晓的“国民教授”。《人民日报》也曾发表文章对他点赞,说他是“大学课堂上的泥石流”。戴老师主要研究的是六朝时期至唐代的诗歌和散文,我在网络平台关注他,认真地看他的讲课视频,尤其是他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深刻解读,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爱屋及乌的原因,这本论著我常读常新。
  提起陶渊明,他洒脱自然的田园生活,一直被后人向往。千百年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正直清高赢得无数赞誉,戴老师在这本书中就用他接地气的话语,全面地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简单易懂。在我固有的思维认知中,仅以为陶渊明是因为仕途不顺,才选择了归隐田园,但经戴老师一番深入浅出的剖析,指出诗人并非完全隐世,一切主张都是对人际关系的关心与体恤的率性表达。诗人“结庐在人境”“种豆南山下”,这是回归到人民之中,开始了“不以躬耕为耻”“反以躬耕为乐”的真实生活。
  这本新论被视为“重新审视陶诗,解读陶人的经典著作”,戴老师以独到的价值取向,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读懂了这一股“滔滔浊流中的清泉”,陶渊明仿佛成为我身边一个熟识的老朋友。我一边读书,一边在脑海中浮现戴老师授课视频中的画面,他操着浓浓湖北口音说道:“陶渊明是个特别有幽默感的诗人,你要是不认真读,就不知道幽默在哪里。他第一句写得特别隆重,种豆南山下,你以为他种得蛮好,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戴老师不是一板一眼的教授诗词、历史故事,而是语出惊人,“寓教于乐”中让人记住、学会、弄懂。
  我喜欢戴老师的讲课风格,也喜欢读他的书,就像戴老师说的:希望所有爱诗歌的人不是强迫学习,而是让人欲罢不能,这样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就会提高。我不由对他心生敬意:只要诗在,书在,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也会永远存在。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