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一份特殊的礼物
韩军岐
  一个冬日的傍晚,西北风“呜呜”地刮着,天空布满铅色阴云。
  我刚进家门,妻子就对我说:“下午,有个说是你同学的人来看望你,带了这些东西。”我往茶几上一看,是两条烟和两瓶西凤酒。我瞥了妻子一眼说:“你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怎么能收别人的东西呢?”她急忙说:“我正要给你打电话,他把东西一放就走了。临走时,只说他叫张小明(化名),是你中学的同桌,顺路来看望你,留下一个电话。”妻子指着桌上的电话本对我说。
  我记忆的大门打开了。
  初中三年,张小明一直是我同桌,并且是我要好的朋友。高个子,留个小平头,黑黝黝的脸庞,下巴有颗黑痣。他爸是我们班的班主任。他学习一般,打篮球却是冠军,同学们叫他长腿冠军。后来,我上了高中,听说他考上体校,当了一名体育教师。这二十多年,我俩很少见面。
  我一边吃着晚饭一边想,张小明看望我,怎么拿这么贵重的礼物?
  天色暗下来,外面飘起了零星的雪花。我坐在沙发上,点上一根烟,思绪随着烟雾慢慢弥漫开来。
  入秋以来,秋雨一连下了十几天,许多地方都出现灾情。上级统计受灾的房屋、农田及交通设施。村上要报一户因灾危房改造户,补贴4万到5万元。我和驻村工作队员到村里各组巡查了一遍,发现两户房屋有问题。
  一户是东街组李德伟(化名)家。因为下雨,他家低矮的上房屋脊一半残损,屋檐瓦片掉落,露出椽头。
  李德伟家里四口人,父亲去年夏天出车祸,右腿被截肢了;爷爷有哮喘病,整天咳嗽不停;奶奶年迈体弱,每天在集市上卖自家的菜和土鸡蛋。德伟三十多岁了还没对象,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靠德伟打工。村上为他父亲办理了低保。
  另外一户,就是张小明的父亲——我的班主任张有德(化名)家。张老师早已退休,有一年夏天打麦子时,左胳膊让打麦机卷了进去,花费了十几万元,命保住了,但胳膊截肢了。平时,家里就张老师和老伴两人,张小明和妻子等人住在市区。张有德家房屋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二层楼房,因年久失修,一下雨到处漏水。那天看完房子临走时,张老师拉着我的手说:“你想点办法,看村上有啥政策,把房修一下?”
  莫非是为给他家办一个危房改造户?我急忙拨通了张小明的电话。“老同学,下午你来我家了?”他支吾着说:“给我家申请办个危房改造户吧,你现在当官了,看在老同学面上,办理一下……”我急忙说:“这要村上进行研判呢,我一人做不了主。”没等我说完,他便挂断了电话。
  妻子在一边说:“那就给你同学吧,他爸还是你班主任呢!反正给谁都行!”
  窗外,雪下得更大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这户危房改造户给谁呢?
  父亲教导我,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给军队收粮草,有人给他送银圆,为的是让他高价收其粮草,他坚决拒绝。
  此时,耳边响起了曾经读到的一段话:干部要行得端、走得正……生活上做不到自律,工作就难以做到清正廉明;生活上不检点、不自律,就会滋长私心……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组织培养了我多年,我怎么能优亲厚友呢?
  想到这里,我便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雪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整个大地银装素裹。我买了一些礼品,带着张小明送的礼物,走向张老师的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