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群雁高飞头雁领
——我市两万余名高素质农民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本报记者李小玮
  一提到张凌云,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她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带领乡亲养猪,发展循环农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像张凌云这样的高素质农民,我市还有很多。据统计,目前全市共培育高素质农民21329名,认定职业农民17907名,他们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各领域,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因地制宜精准培育
  近年来,基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渴求,我市围绕“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探索建立了以农广校等培训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为补充,以农业园区、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基地的“一主多元”培训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理论讲授+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记者了解到,通过自愿报名、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推荐,我市把小农户、农业合作社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村干部等列为重点培育对象,围绕粮食、猕猴桃、苹果、乳业、生猪、高山蔬菜、蜂蜜、中药材等产业,结合各县区产业特色和当地农民需求,因地制宜设置课程内容,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
  政策扶持跟踪服务
  “我们培育高素质农民,不是说上完课就不管了,而是终身跟踪服务,定期了解、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市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产业扶持、财政补贴、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和产业项目向高素质农民倾斜,打好政策“组合拳”。此外,做好涉农项目申报培训,倡导高素质农民根据地域和产业成立协会,支持他们抱团发展、共同壮大,并遴选优秀高素质农民进行宣传,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各县区还有不少“自选动作”。麟游县狠抓训后服务,对当年家庭主导产业收入达到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高、中、初级职业农民,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截至2022年底,累计发放奖补资金83万元,有效激发了高素质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太白县对取得高、中级职业农民证书的高素质农民,分别给予10000元和5000元一次性补助。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仲夏时节,凤县的7.3万亩花椒陆续进入采摘期。“这个时间要进行花椒拉枝,增加透风、透光度,便于花椒更好地‘上色’,颜色越红、品质越高,也更值钱。”(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凤县梅花瓣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中级职业农民朱宝平向村民传授自己的经验。朱宝平长期钻研花椒种植技术,三言两语就能将专业性很强的知识讲清楚,很受当地群众信赖。
  近年来,渭滨区打造了“渭滨五宝”特色品牌,龙山玉珠葡萄是其中之一。“园区建成高品质葡萄示范园400亩,带动当地800人就业。”石鼓现代农业园负责人、高级职业农民宋春来介绍,龙山玉珠葡萄主打高端水果市场,带来的收益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也能给周边群众带来分红、务工等收入。目前园区已在宝鸡高新区、千阳县、麟游县推广经验,预计带动6个镇15个村葡萄产业发展,规模达3000亩,为全市乡村振兴村企合作打造新的利益分配模式。
  创办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电子商务公司,辐射带动3万余户果农持续增收的肖倩;辞去公务员工作回家乡种植大樱桃,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之路的张春;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从技术能手到岗位专家,四处奔走普及中蜂养殖技术的姚林东……这些高素质农民,大部分成为掌握一项技能、做强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典型,他们如同展翼的“头雁”,带领“群雁”齐飞,形成“雁阵效应”,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