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面向未来的三年“大考”
——我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探析
    金台区新福园中学课堂上,老师动情讲解,学子专心聆听。

    宝一中高新校区首届秋季运动会开幕式

    凤县双石铺中学整体迁建项目

    宝鸡高新第十二小学的心智云图书馆

  ■本报记者孙海涛
  千年之前,秦岭脚下,北宋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张载,面对跪坐的一众弟子,洪钟般的声音道出了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是目标,是理想。千年之后,同在秦岭脚下,同为教育事业,宝鸡也首次面对建城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涉及最广的一次“大考”——2022年至2024年三年寒暑之间,全市将投入57.7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89个,新增学位7.14万个。
  这次“大考”,出卷人是大时代,答卷人是教育部门,而阅卷人是全市326万人民。
  这次“大考”,“答题”时限为三年,问题直指学校布局是否科学、大班额现象能否消除、与全市城乡发展战略能否深度契合等一系列深度“考题”。面对历史和未来,全新的答卷正铺展开来。
  在炽热的阳光中,西秦大地的这张“答卷”上,勃发的生机扑面而来,以浓烈的色调绘制出一幅壮美的“答题卡”,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考题一
  如何调整布局,接轨大战略?
  人之成长,骨骼决定身高;城市之成长,骨架决定城市能级、品质、生态的“高度”。
  在宝鸡主城区“东进、南控、西优、北延、中强”战略快速推进的当下,这种富有战略意味的大手笔规划,其着眼点绝不仅仅只是再造几个热点区域、重点板块,而是需要着力破解城市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提升整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毫无疑问,这种核心竞争力中,教育正是重要底气。如何优化教育点位布局,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第一道大题。
  将目光投向城东,宝鸡市第一中学东校区在2022年九月已经迎来第一次考练——当480余名初一新生走进新投用的校园,意味着这所学校建校以来,第一次跳出西关片区,向“东”挺进。
  为何这所老牌名校“东进”办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骨架“东扩”的需要。
  “城市在‘东进’,我们也要与时俱进,面向全市重点区域招生,以顺应城市的发展和家长的需求。”宝鸡一中校长罗江泉接受采访时说。
  采访中,窗外音乐响起,482名学生开始到操场跑操,罗校长照例来到操场边。
  “学在一中,铸就成功……”孩子们一边跑操,一边激情地喊着口号,明年秋季开学后,这所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全部入学后,预计跑操的孩子将达到1800人,这也意味着1800个家庭享受到教育“东进”带来的红利。
  这种红利,初一四班的唐梓瑜一家人深有体会。
  唐梓瑜的母亲李晓君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居住在宝鸡高新区文兴路,前几年一直为孩子初中上学问题“头疼”。原因很简单,在宝鸡市第一中学东校区还没有落地前,她就为孩子上初中发愁,她甚至一度准备在临近学区内重新买房,她打趣地说:“孟母三迁是主动的,但我想搬家却是被动的。”
  最终,宝鸡市第一中学东校区的落地让她打消了买房的念头。
  实际上,纵观高新区第三幼儿园、第十二小学等一批教育项目,其中的“东进”战略,都显得意义非凡。
  “东进”在发力,“西优”同样在蓄力,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城西。
  在植物园大桥南侧姜谭路上,一所现代化的初中——渭滨区第一中学,正在附近居民的“监工”下快速建设。
  附近居民孙山每日傍晚都会到桥头站定,俯瞰建设现场:“看,前一阵子体育馆钢结构才开始建设,现在都这么高了,盖得真快!”
  孙山之所以如此关心这所学校的建设速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正在上小学的孙子,明年就会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为此,他把这所学校的家底摸得门清——“占地约59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设置42个教学班,容纳学生2100名。”
  这所学校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随着区域内人口的迅速增加,增加学位是当地一道必答题。姜谭路地区很特殊,既有宝石钢管、秦川机床等工业尖兵,又有中心医院等龙头医疗机构,区域内人口稠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达到5238人,预计未来几年将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700人以上,而这一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仅有6所,其中4所九年制学校还是原来的企办子校,不但设施老旧,学位更显紧张。
  这道必答题,成为渭滨区答卷的关键一题。渭滨区的解题思路是,在“西优”大背景下,投资2.5亿元,解开该区域教育基础设施这道题。
  根据规划,这所学校将以创建品牌名校的总体目标,辐射带动全区乃至全市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实施“西优”战略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
  实际上,纵览《宝鸡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项目清单》,可以看到,包括宝鸡市第一中学东校区和渭滨区第一中学在内的数十个项目,正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与“东进、南控、西优、北延、中强”战略无缝衔接起来。
  在业界看来,这些项目连点成线继而成面,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考题二
  如何优质均衡,实现齐步走?
  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国之大计”“市之大计”。如同调节平衡器的平衡,必须齐步调整、同步前进。百姓的需求在倒逼教育部门必须答好这张考卷。
  岐山县城城南,一所标准化幼儿园正传出稚嫩而整齐的儿歌声:“小鸭子,嘎嘎叫,摇摇摆摆河边跑。潜下水,捉鱼虾,欢欢喜喜吃个饱……”
  这所第三幼儿园,当地评价说是“兵马未动,学校先行”,在幼儿园周边,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发展也还在“潜力”阶段,(下转第三版)    全民读书日·宝鸡作家走进校园

    陈仓区博悦小学

    太白县幼儿园保教楼新貌

    宝一中高新校区师生在周原研学合影

  (上接第二版)但这所投资4500余万元,占地15.38亩,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的幼儿园却先行建立起来。如今,首批164名幼儿已经入园,按照规划,三年内将向周边提供450个学位。
  谈到学校建设的初衷,该幼儿园园长王娟告诉记者两个字——“均衡”。
  “岐山县城附近原本有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不过这两个幼儿园都集中在县城以北,也就是说,北重南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王娟说,第三幼儿园设立在城南后,配备了业务精湛、结构合理、责任心强的教职工队伍,新园投用后,有效缓解了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问题,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
  岐山居民武文青和4岁的儿子段晨泽,就感受到了这份“优质”。
  在武文青看来,这所幼儿园最大的好处有两点:其一,学得好,23名一线幼儿教师全部拥有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更易因材施教;其二是吃得好,她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拍来的幼儿食谱,以每周二来说,早餐有蛋炒杂蔬,小花卷、百合莲子粥;午餐有金银米饭,蒜薹炒肉片、爆炒杏鲍菇、萝卜排骨汤;晚餐有三鲜馄饨、纯牛奶、山楂片。
  “学得好,吃得好”,武文青说,“这种均衡体现出来的‘好’,就是最大的公平。”
  岐山县第三幼儿园的投用,让武文青享受到了优质均衡带来的红利。同样,在凤县,双石铺中学整体迁建项目也让优质均衡教育更进一步。
  站在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教学楼前,凤县双石铺中学党总支书记杨军民满眼都是对今年秋季的憧憬。在他看来,今年秋季将有1800名中学生快乐地走进新校园,那将是一件令人打心眼里高兴的事。
  “这个项目对凤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具有重要意义。”杨军民认为,这个项目可以拆分为两个子项目,双石铺中学先完成高标准迁建,然后在原址上改建成凤县第三小学。“优质+均衡”这两个词,在这两个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一举双赢。
  两个“赢家”是谁?其一是凤县教育优质资源更为均衡,其二是城乡百姓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第一个“赢家”中,双石铺中学将在迁建中脱胎换骨,从使用新型电教系统、一体化实验设备、LED护眼灯、独立空调,再到监控、安防、照明全部一体到位,再到高标准的食堂厨房,24小时供应热水的宿舍,这所中学将成为凤县的标志性学校。
  而第二个“赢家”是百姓,百姓享受高质量初中教育资源是一方面,改建的凤县第三小学同样红利满满。客观来说,凤县原有的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分别位于县城的东部和北部,而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凤县城区人口正在不断增加,而第三小学恰好位于县城西部,与前两所小学围绕县城形成鼎足之势,如此一来,县城教育资源空间布局上进一步平衡,学生们也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就近入学。
  在《宝鸡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项目清单》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89个教育项目的设置和调整,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围绕优质均衡,根据区域人口变化和城乡发展前景,不断释放着浓浓暖意。
  实际上,在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中,宝鸡市还坚决深化改革,打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集团化办学、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改革、城乡教育联盟……在学校排兵布阵的同时,让“人”这个最关键因素流动起来,让好教师向农村校、薄弱校、新建校流动,让新老学校共同搭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考题三
  如何增加学位,消除大班额?
  关于学位供给问题,业界有一个形象的比方——“就像吃席,本来八人一桌,现在不得已加凳子,十几个人一桌怎么吃得好?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开一桌。”
  凳子多少关系肚子问题,而学位多少关系入学问题。在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宝鸡正在着眼去重点区域“重开一桌”。
  在陈仓区博悦小学一年级学生妞妞的母亲杨玲玲看来,2022年9月,位于虢镇大道中段的陈仓区博悦小学竣工投用,相当于给这里的孩子“重开一桌”。
  妞妞今年7岁,博悦小学没有建成时,离她家最近的小学,一来一回得将近一个小时,杨玲玲很担心,到时候“上班来不及送咋办?堵车咋办?极端天气咋办?”
  然而,由育才集团捐建的博悦小学让这三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所学校距离杨玲玲居住的佳苑新城小区步行不过10分钟,占地达20亩,包括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报告厅、各个功能部室在内一应俱全。
  “这下解决了大问题!”杨玲玲笑着说。实际上,和妞妞去年同步进入博悦小学的学生多达200多人。
  博悦小学校长罗虎告诉记者,未来几年内,该校满负荷接纳周边生源后,预计将新增1200个学位,整体教学班达到24个。
  这所新建的学校硬件设施堪称一流,师资力量配置又如何呢?记者了解到,实际上该校全部一线教师都是在陈仓区内选调而来,目前一线21名教师中,省级教学能手有2名,市级教学能手达到8名,其他教师均为区级教学能手。
  实际上,博悦小学只是《宝鸡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项目清单》上的一个点位,如果放眼全市,这种点位正遍地开花:
  金台区龙泉中学迁建项目,预计2024年8月竣工后,将新增学位1800个;
  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9月投用后,将新增学位1620个;
  渭滨区川陕路小学建设项目,2022年12月投用后,新增学位1620个;
  凤翔区关中小学改扩建项目,2024年9月投用后,预计新增学位1200个;
  扶风县第五小学建设项目,2024年6月建成后,预计新增学位1350个;
  ……
  算算总账,2022年至2024年期间,宝鸡教育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7.73亿元,新增学位7.14万个,双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学位的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基本秉承“一次到位”的思路,按照理念先进、功能齐全、智能型、多元化的现代化校园进行建设。
  不久前,记者在采访高新区第十二小学建设项目时,对这所高标准建设的小学惊叹不已。这所小学将在今年9月正式投用,目前已经达到使用条件,正在进行最后的部室装修和内设配置。在这所小学中,室内体育馆、200米塑胶跑道、师生餐厅、多功能厅、议课厅、心智云图书馆、创客空间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待到今年9月,孩子们踏进校园,一定会喜欢上这所高标准学校”,采访中,当地教育部门一名干部这样告诉记者。
  实际上,这新增的7.14万个学位,不但让好学校遍地开花,更将矛头直指“大班额”等症结。
  “大班额”现象为何难以消除?一方面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有着强烈的渴求,另一方面公共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教育投入不足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这一次,宝鸡正以“集团冲锋”的态势,志在一举拿下“大班额”这个硬骨头阵地。
  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宝鸡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学位供给,消除存量大班额,不得新增大班额。”
  充足的学位供给,同步高标准配置的软硬件设施,宝鸡的孩子们有福了!
  考题四
  如何建设智慧校园,点亮学子梦?
  学校是有“温度”的地方,更是有“智慧”的地方。
  新时代的今天,“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一身行头早已不只是一盒粉笔,一支教鞭,更重要的是,“智慧校园”工作的推进,已经使得教学工作与信息化、数字化、移动化深度嫁接起来。
  在《宝鸡市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有一项重点任务,引起各方共识,即“普及智慧教育”,要“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等应用,建立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教育体系”,同时,要在2024年底,“建成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00所”。
  金台区新福园中学,推进“智慧校园”工作在全市可谓快人一拍,实现了集管、教、学、研、考、评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校园。早在10年前该校建校之初,这里就投入600万元高标准实现学校信息化,随后又陆续建成校园网、录播教室等。近三年来又创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系统,每学期对学生健康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针对性指导。尤其在智慧教学方面,学校教室已经全部安装交互式智慧黑板,连接国家教育云平台精品课程,将课堂延展到课前、课中、课后,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模式。
  “智慧校园的推进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与时俱进,继而尝到甜头的过程。”新福园中学校长安开琴告诉记者,“实际上,在校园安全管理、智慧教学、家校互动等方方面面,数据化、具象化的智慧校园,已经成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关键性环节。”
  “关键性环节”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提升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方方面面。
  比如说,该校教师曾一度遇到这样一件“头疼”事——初三是“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关键期,而每次月考结束后,为了能让孩子第二天对卷改错,这就需要尽快批改出考卷来。然而,这项繁重的工作仅仅依靠初三教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该校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全校教师不分职务,不分年级齐上阵,熬到深夜也要完成全部考卷的批阅。
  “现在不同了”,安开琴说,有了校园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可以实现可视化答题卡编辑、扫描、网上阅卷等,教师们不但可以按时下班,还能利用平台强大的分析功能,精准掌握各科学情。
  就像时下流行的一首儿歌中唱道:“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智慧校园工作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深挖”着新福园中学的各项潜能,在该校2700多名学生中开出了不一样的智慧之花。
  “看,只要按动遥控器,这辆智能割草机,就能自由前进、后退、旋转”,该校初一九班学生张峻豪设计的履带式“智能割草机”,不久前刚刚获得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在这名13岁孩子的眼里,自己能够获奖,与学校机器人社团中所学到的系统知识密不可分。
  “这就是智慧校园的力量”,安开琴认为,智慧校园开启的不只是能力培养,更是为孩子开启了创新的智慧之光,这种效果可谓“潜移默化而千金不换”。
  金台区新福园中学实际上只是我市推进智慧校园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38所中小学校作为智慧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这些学校在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教研、智慧学习、智慧育人、智慧服务等方面成效斐然。
  在很多人眼里,推进智慧校园工作,似乎天然在教育资源更好的主城区快人一拍,实际上,这项工作在各个县同样在快速推进。
  以山区县麟游县为例,这里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建成了覆盖全县所有教育单位的麟游教育专网、麟游县教育资源云平台、县级教育数据中心,真正实现万兆出口、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网络布局。与此同时,该县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实现了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部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已经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三年大考,时代出卷、教育答卷、人民阅卷,这张时代的“答卷”中,前所未有的投资,前所未有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广度,饱含着浓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意味。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已不只是一种提法,在西府大地上,有一句俚语叫“嫽扎咧”,记者在各个县区基层采访中,许多居民和家长,都不约而同说出了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短语,来表达自己“阅卷”的心情。
  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宝鸡市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达标检测率名列全省第三,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名列第三,比上年增长了5个多百分点。这些数据,正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答卷”的打分,也是宝鸡教育走在全省前列的“铁证”。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三年,面对这张厚重的民生答卷,宝鸡手不停毫,浓墨重彩,一张高分考卷,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徐徐铺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