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尚书》里观自己,见中国
◎杨谨菡
  在我的意识里,典籍中的故事已然不只是冰冷的传记。它,早已拥有阳光之暖、北辰之明,它所蕴含的道理指引着我向前一步、再进一步。
  那年初夏,我翻开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典籍,只见竹青色的封皮上嵌着玄青的楷体“尚书”二字,透着深邃却明亮的气息。对于年幼的我而言,它像一个腹有诗书而显得气场不凡的青年来到我身边,鲜活且灵动。其名为《尚书》,究竟“尚”在哪儿?一向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我,不由发出了如此疑问。乱翻,只关注自己认识的。我的目光锁定在《禹贡》,冥冥之中,似乎正是那个治水的大禹叫住了我。他邀我一览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邀我一同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书中的每一个字,仿佛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永不陨灭,掷地有声。也因此,幼年时期的我把“尚”定义为: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再则,当我读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的第二天,便开始穿梭于各科老师办公室间,这爱问问题的好习惯,至今仍然保存。“尚”有了新的内涵:好问善学。
  随着近几年《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热播,让我再次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透过它一贯的竹青色,我仿佛看到漫天的尘土与狼烟,辉映着那卷卷竹简上别样的色彩。一位老人将残存的书从墙壁中取出,颠沛流离,其家共同护书。最终其妻、其子皆舍生命于护书的途中,唯留老人一人抱着书简,眼含泪光,却仍目光坚定燃烧着信念,将这仅存的、饱含血泪的二十八卷传于后世。这位老人,正是伏生!为此我怀揣着敬意翻阅每一书页,扫过岁月的流光,穿越历史的长河,只为让自己配得上向这位老人拱手致敬。这时,“尚”在我的心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超乎个人生死,为他人点亮心灯。
  还记得,学习李白《行路难》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课下注释提到了伊尹。那一刻,脑子里闪过两个玄青楷体字,令我一怔。然而,当时学业繁重,我只得暂且搁置了对伊尹身世的探索。临近考试,压力陡增的我“拔剑四顾心茫然”,偶然瞥到了那本竹青色的书。它静静地躺在白色的书架顶层,慈祥地微笑,好像对我挥手示意,要我坚强。于是,我在夜幕与灯光的交织下,再次与它握手微笑。
  这一次,我好像有意要找寻些什么,从曾经没有看完的地方继续。翻书声中夹杂着风声,一页又一页,伊尹的名字忽然从我的记忆中浮现。“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正是这句!正是此人!这是千年前伊尹对太甲关于如何治国、何为人君的教导。那么,其于我亦如此:只有我的学业基础越牢靠,才能拔得越高,才能行稳致远!我好似看到了久违的阳光。
  回首,从最初发问“尚”为何物起,在成长过程中我慢慢探索、慢慢感悟,由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到跨越历史的界限,超乎个人生死于世外,为他人点亮精神源泉,再到真正明白“尚”的本意。我常想,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尚”的本意仅仅是这“上古”二字,是否还会不断地探索“尚”?原来,所谓智慧,就是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悟道。《尚书》如一缕春风,裹挟着象征生命的竹青色,实现着源头和远方清流的链接,滋养着千年以后一位少年的心田。
  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时代思想交相辉映,我们每个人都在典籍中汲取智慧,穿越历史,找到思想的共鸣。不只《尚书》这一本书,所有的经典之作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传承与呵护,正所谓:对历史闭上眼睛的人,看不到未来。我试着在其中回看我的来路,探寻我的远方,看见了中国璀璨的珍宝,也积聚了前行力量,它早已融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
  (作者为宝鸡中学高二1班学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