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对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有思辨意义
  《当代电影》杂志社总编辑皇甫宜川:
  上世纪80年代我曾经去云南支教,对支教题材影片有不一样的感情,我谈谈自己观影过程中的三点感动:一是影片选了一批特别棒的小朋友来出演,他们那种真实的情感流露、眼睛中呈现出来的童真,形体带来的自然行为都是让我感动的原因。这也反映出导演对演员的掌控能力;二是该片根据小说改编,提供了一种跟电影编剧不太一样的对生活的观察和语言的组织能力,让观众看到了一些不太了解的东西,比如山区学校孩子的境况,尤其是这些孩子内心的情感;三是片中音乐,有忧伤的、有快乐的,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慢慢走入孩子内心。当孩子最后站在台上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确实让人很感动,可以说也是让影片升华的地方。
  《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
  该片对教育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有思辨意义。校长是功利性的教育,成绩好的话一切都是好的,成绩不好就使用暴力手段,刘老师到了以后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看重的不是孩子的直接成绩,而是生命的健康与充实。影片对乡村教师形象去脸谱化,最集中的还是体现在校长身上。初看上去,校长是简单粗暴的,是不懂教育的,是不尊重学生的,但其实是大山一样的存在,与秦岭的形象非常贴合。
  片中,支教老师刘晓慧和留守儿童张承峰两个人物的设计非常讲究。刘老师因为母亲去世,心里非常悲痛,为了逃避选择支教。留守儿童张承峰因为妈妈意外去世就不说话了。来自先进地区的支教老师没有充满优越感的施舍,而是成为远山的一部分,成为孩子的知音和朋友。这个视角非常独到,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救赎。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