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德治教化润民心
——岐山县以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纪实
    乡贤能人调解群众纠纷

  慕青李丹
  岐山县人文历史资源丰厚,素有“礼仪之邦”“周礼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岐山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将“礼让为先、尊老爱幼、仁爱孝亲、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实践中,持续擦亮基层治理底色,凝聚起以德辅治强大动能。
  “邀”乡贤能人夯实群众自治力
  在岐山县凤鸣镇凤鸣东路社区,活跃着一支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等组成的队伍——八贤处事堂,他们协助社区党委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调处邻里纠纷、调解家庭矛盾、解决社区疑难问题等,确保社区平安祥和。
  “八贤处事堂”2021年5月成立,邀请有威望、懂法纪、会处事、能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成员,通过实际走访和召开居民议事会,及时收集民意民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居民反映的疑难问题。
  2022年7月,该社区水泥厂家属院住户反映,楼檐琉璃瓦损坏严重,刮风下雨随时会有瓦片掉落的隐患。“八贤处事堂”及时与家属院负责人联系沟通,积极筹集资金,并对楼顶和楼檐琉璃瓦片进行全面修缮。
  凤鸣东路社区城北小区居住居民较多,住户电动车充电采用高空吊电线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年3月份,该社区“八贤处事堂”成员张焕劳积极与城北小区物业负责人联系,督促物业安装集中充电桩,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受到居民好评。
  自“八贤处事堂”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0余起,调处邻里纠纷60余起,化解家庭矛盾10余起,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不力等疑难问题90余个,大力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平安型社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树”家风家训激发群众内生力
  近日,笔者来到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主题广场,“家风代代传,明德树新风”镂空红字映入眼帘。广场墙上,张贴着全村十二大姓氏的注解、好家风示范户光荣榜和传承好家风的倡议书。其中,邢氏家训尤为抢眼。作为我市命名的第一批市级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该村依托“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农民、老教师)力量,召集村民讨论后,将“仁者爱人”“尊贤敬老”文化与本村各姓氏老家训结合,推出了村民共同遵守的如“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等社会主义新家训新家风。
  近年来,以蒲村村为代表的家风家训文化迅速蔓延在全县的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岐山县依托家风家训教育,已涌现出了焦六村傅氏家训、刘家塬村刘氏家训、向阳村杨氏家训等一批优秀家风家训示范村,使家风家训教育成为广大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
  广大城乡家庭充分发挥德高望重、群众口碑好、办事公道正派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乡土能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乡贤队伍”作用,严守良好家风家训,自觉宣传婚事新办,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传递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世界观,倡导形成了节俭办理婚丧嫁娶的新风尚。
  “遵”孝道美德凝聚群众向心力
  “一来到小强村,我就被这个‘孝’文化广场所吸引。文化长廊上镌刻着孝文化的历史典故。灯杆上还悬挂着‘崇尚美德、弘扬孝道、孝悌为先’经典语句和《诗经》名言摘录,润物无声地教育人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孝道之举。”前不久,来到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的市民张先生对该村的孝文化赞不绝口。
  小强村是岐山县远近闻名的“仁义村”,目前村内建有孝文化广场,并建成了善行义举榜、周礼文化、道德模范专栏。在孝文化广场最核心的部分,是道德模范专栏,记录着几十年来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的好媳妇典型代表赵明侠,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不忘养育恩、坚守尽孝道”的岐山“好闺女”现水玲等省、市和村上评选的道德模范和好婆婆好媳妇的先进事迹。
  近年来,小强村以村史馆和孝文化主题广场为宣传载体,持续开展以“幸福家园·和美小强”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着力培育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凝聚正能量。同时,小强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将“以德立村、以孝治家”作为治村理念,用良好家风、先进典型教育感化村民,以优质文化赋能村庄治理,让文明成为村庄的“金名片”。
  如今在岐山县,弘扬家庭孝道美德,已然成为“深化德治教化,激发治理活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崇尚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美德在全县大力弘扬传播,营造了良好的德治教化氛围。
  岐山县将继续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德治教化、预防矛盾纠纷,以“小事不出村、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治理成效,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多元矛盾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