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眉县八寨村:
蜀汉谋臣法正的故里?
本报记者张琼
    法仪堡的老城墙残余

    从法仪咀俯瞰八寨村风貌

    “法正故里”景观石

    法仪堡家庭农场园内桑葚成熟了

  
  “这块‘法正故里’景观石是2012年立的,立在村口,村民天天都能看到,法正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历史名人。”5月22日,眉县金渠镇八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喜成在一块景观石前,向采摘樱桃的人讲起蜀汉谋臣法正的故事。
  法正是谁?喜欢三国故事的人对他不陌生。法正善奇谋,是三国时期刘备颇为器重的谋士。刘备当上汉中王以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去世后,刘备痛哭数日,追谥其为翼侯。法正是刘备唯一追谥的大臣,诸葛亮评价法正:“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可见,法正在蜀汉君臣团队中的地位之高。
  为何眉县八寨村有“法正故里”之称?村里的法仪咀、法仪堡与法正有何关系?太白法姓人为何说迁自眉县?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前往八寨村探寻一二。
  法仪咀的两截老城墙
  法正的身世,《三国志·法正传》中已有确切记述:“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法正是眉县人毋庸置疑。史书中有法正入蜀辅佐刘备的细节,可谓脉络清晰。法正故里具体在眉县哪里?这需从八寨村一个叫法仪咀(也称法牛咀)的地方讲起。
  眉县档案局原副局长、第二轮《眉县志》主编杨虎平也是八寨村人,他说道:“法仪咀、法仪堡、大法仪、小法仪等地名都与法正有关。”民间传说,法正十分好学,学识渊博,而且人品贵重,高风亮节,有爱民如子的良风。乡民为表其节、彰其名,将其家乡周边的大小两个塬头取名“法仪”,大塬取名法仪咀,也称大法仪,小塬取名小法仪,大小法仪地名由此而来。“仪”有向往、倾心的意思,以“法仪”为地方命名,可见眉县人对法正一族的肯定和推崇。据传,到明朝时,人们在法仪咀修建城郭,名唤“法仪城”“法仪堡”。
  从八寨村村委会向南望去,可以看到一处突出的高塬,便是当地人说的大法仪法仪咀。“法仪咀上面建有一个法仪堡,现在还能看到长约30米的堡子城墙遗存。”5月22日,在王喜成带领下,记者顺着曲折的道路上到法仪咀。法仪咀上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不仅能俯瞰眉县县城,还能遥望杨凌、扶风,抬头远望能看到太白山的皑皑雪山顶。法仪咀上有一个法仪堡家庭农场,农场主牟德科带领记者穿过猕猴桃林和樱桃林,找到了法仪堡城墙遗存。
  “你看,这截城墙就是法仪堡的老城墙残余,最高处大约15米,长约30米,城墙厚约2米,很厚实。”顺着牟德科的讲述,一截饱经风霜,但依然厚实的老城墙映入眼帘。老城墙建在塬边,外沿是高耸的土崖,泛白的墙体虽经风雨侵蚀,但土质依然坚硬,甚至能看到层层夯土墙的纹路。
  沿城墙根钻过一个圆形城门洞,脚下即是数百米高的陡峭土崖,地势颇险。牟德科说:“这个城墙有多少年历史,没人说得清。我小时候从南城门洞跑上去,再从北城门洞跑下来,来回一趟气喘吁吁。父辈说,城墙上面宽阔,甚至可以开木板大车,很有气势。堡子外有护城河。近两年,城墙垮塌严重,我种了一片竹林用来保护墙体,效果也不是很好。”顺着这截城墙往北走,在北边还能看到一小截2米高的城墙遗存,这两截城墙即是法仪堡的实物遗存。
  75岁村民贾文忠回忆,法仪堡占地面积约60亩,南城门为大门,北城门为小城门洞子。堡子里聚居着贾姓人,里面集市兴盛,过去许多人到法仪堡赶集买东西。到上世纪初期,人们渐渐搬离法仪堡。2015年,牟德科在法仪咀上承包了200多亩地,种植了樱桃、猕猴桃、桑树等。根据童年的城堡回忆,牟德科给农场起名为法仪堡家庭农场。
  两代方志人寻觅法氏后裔
  有城堡、有史料明确记载、有地名故事,但是在八寨村及其周边却找不到一位法姓人。难道是法正一族全部迁往汉中?或者法姓人遭遇重大变故,无后人在此?带着种种疑惑,眉县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首轮《眉县志》主编、杨虎平的父亲杨志春曾对法正的史迹做了多年研究探寻,但查遍全县没有找到一位法氏后裔。父亲过世后,杨虎平接过父亲的地域文化研究接力棒,继续探寻“法”姓的来历。杨虎平讲到,秦灭齐后,齐襄王田法章后裔不敢姓田,遂以田法章的“法”为姓氏。在西汉宣帝时,法氏全族迁至关中定居。按照史书记述,法正的曾祖父法雄是田法章的后裔,祖父是法真,父亲是法衍,这些人物在史籍中均有记载。那法正的后裔呢?为找寻法氏后裔,多年前杨志春多次托人在汉中、太白、扶风等地打听消息。
  时间拨到2018年2月26日,一位九旬老者在孙女的搀扶下,从太白县来到眉县档案局,找到时任副局长并分管县志编纂工作的杨虎平,自我介绍说:“我姓法,叫法德仁,听说你们在寻找法氏后裔,我就是法正的后人。”听到这里,杨虎平喜出望外,父亲生前一直未找到法氏后裔,虽然父亲已去世,但这一“谜团”终于得以破解。法德仁讲,法家先辈口口相传,他们的祖先就是法正,汉朝时由高陵迁往眉县法仪咀法仪堡,贾姓人为法姓人的仆从,法、贾两族有不解之缘。后来,法姓一族又从法仪咀迁到眉县城南的王家庄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德仁的太爷爷一家还在王家庄繁衍生活,因为遭年馑逃难,一支法姓人迁往扶风,另一支迁到太白县桃川镇柳树店村。法德仁的父亲叫法生玉、爷爷叫法成,均在太白生活。
  法德仁老人说:“法家的祖坟地在今眉县城南王家庄村南,上世纪70年代我还常去王家庄给先人上坟。去趟眉县不容易,上坟结束后没车回去,就步行50多里路回太白桃川柳树店村。”法德仁的这些讲述,被杨虎平详细记录下来。随后,杨虎平到王家庄村探寻,法德仁老人所说的那一片祖坟因沧海桑田,已变成了猕猴桃地。但经调查得知,过去这里确实有一片坟茔,50多年前常有法姓人来此祭拜。至此,杨志春追寻法氏后裔迁居足迹的夙愿得偿。
  如今,95岁高龄的法德仁老人因身体原因,已无法接受采访。法德仁之子法杰讲,父亲年轻时多次讲述法家人从眉县法仪堡迁居而来的故事。杨志春、杨虎平父子,两代《眉县志》主编心中的疑团,也因法德仁老人的讲述而解开,原来法氏后裔一直在宝鸡这块土地上绵延生息。
  流传民间的法正传说
  立“法正故里”景观石,探寻法氏后裔,计划建设以法正为主要内容的汉文化风情园……八寨村人为啥对法正这位历史人物如此上心?王喜成说:“法正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历史名人,智谋高超,乡亲们喜欢他、崇敬他,才会对他的故事和传说口口相传。”
  八寨村村民贾文兴、贾焕平等人说起法正,直竖大拇指。村民们零星的讲述中,有法正年轻时饱读史书、才智过人的传说,有法正称赞刘备雄才大略的故事,也有法正辅佐刘备夺取益州、汉中的故事,还有法正病逝刘备痛哭不止的故事……诸葛亮对法正的评价很多,其中有一句“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翱翔,不可复制”,言明法正是刘备非常重要的智囊人物。听着村民口中的故事,抚摸着厚实的法仪堡城墙,令人恍惚有穿越之感。
  如今,八寨村法仪咀上的法仪堡家庭农场是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园内樱桃露出红色“脸颊”,桑葚也渐次黝黑起来,布谷鸟声声鸣叫,令人心旷神怡。王喜成说,最近村上在忙建果脯厂和修路的事儿,村上果农多,村里盛产猕猴桃、樱桃、石榴等,所以争取了政府支持积极建设果脯厂,预计今年7月底建成。此外,村上正在修建上法仪咀的600米路,已完成路基铺设工作,建成后打算唤作“法正路”。
  关于以后,八寨村人有不少想法,王喜成、牟德科说:“以后等路通了,我们想在法仪咀上建一个汉文化风情园,将法正故事融入其中,并着手修复老城墙、城壕、吊桥、北城门洞等,挖掘先贤人物资源和农业观光资源,讲好法仪堡故事,让八寨村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更迷人的风采。”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