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这里的山歌别样红
毛丽娜
    凤县民歌第十代传人王永杰和大家一起唱山歌

  “一杯酒儿进门来,手提银壶把酒筛,客官哪里来?”
  “家住湖广并汉口,翻山越岭做买卖,才在你姐家来”……
  初夏时节,在凤县留凤关镇酒铺村桃花岭上,凤县民歌第十代传人王永杰和他的几位老搭档会聚在百年古槐树下开始亮嗓,一句句音韵清脆、充满地方特色的山歌“号子”在岭岭峁峁中悠长回荡。
  “《十杯酒》是相互对唱问答的山歌,讲的是一位来自湖广做买卖的商人,到酒铺村一家客栈与女店家的对话。”今年80岁的王永杰笑着说,郎有情妾有意,最后男的被招入赘,两人喜结连理。王永杰对笔者说,凤县因为特殊的地形,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数都不是纯粹的“土著”,还有从湖广、四川过来的移民,凤县人把迁徙过来的人都称为“客”。这些“客”和当地的土著聚居在一起,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共有的文化,民歌也是一样的。当地人习惯把凤县民歌称为山歌,也叫号子,他们十分喜爱唱山歌。
  凤县民歌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老支书王永杰向笔者讲述了一段当地流传的一个感人的神话故事。相传西周时期,这里生活着凤凰与百鸟,一年夏天,一对青年夫妻被奴隶主逼上山,惨遭断水断粮。一只善良的凤凰为救他们飞了七七四十九天,从遥远的东海噙来一滴“仙水”,救活了这对青年夫妻。而这只凤凰却因途中水食未进而闭上了眼睛。被救活的这对青年夫妻围着凤凰一边流泪,一边以唱歌的形式抒怀,整整唱了49天,眼泪汇聚成一条河流,这只凤凰也终于扇动着翅膀醒了过来。自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便开始传唱这大山里动听的旋律。
  酒铺村党支部书记郭美英介绍说,凤县民歌曲调种类繁多,地域性鲜明。上世纪50年代是凤县民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候可谓家喻户晓、人人传唱,其中有抒情的、有叙事的,颇具特色。歌手们大都自幼爱好并学唱,他们既有编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凤县民歌主要流传有“下江调”,属巴蜀韵味,带有明显特征的“花儿”调山歌,还有西秦曲调的“上江调”。这些民歌声腔婉转、清新轻柔,让人倍觉惬意;有的歌词短小、高昂优美。而地方特色最浓的要数“土著”调子,它的表现形式是没有任何乐器伴奏,一人唱、对唱、群体唱均可,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田间劳作、砍柴放牧、农闲农忙之际想唱就唱。田间劳作的《薅草号子》中唱道:“扇子锄头两头尖,两头尖,锄了这边锄那边……”随着节奏来薅草,让劳动也变得有了乐趣。“草帽子,十八转,我郎要回他家转。没有啥子做盘缠,红布口袋装炒面。走在路上打开看,里面全是泪蛋蛋。”语言押韵,曲调优美。
  笔者还了解到,凤县民歌现存有一套传承谱系,目前,有可考记录的传人有14人,其中,第九代传人有4人,位居第一的是董生奎,原三岔镇酒铺村党支部书记,他1921年出生,8岁开始学艺,传承方式系家传。王永杰是凤县民歌第十代传人,他师传董生奎,7岁开始学习民歌、小曲,同时学秧歌、耍社火、打号子等。目前还有70后女性成为凤县民歌第十一代传人。
  为全力保护凤县民歌,县上组织开展了凤县民歌大赛,对全县艺人进行了调查摸底造册,制作了专题片,编辑出版了《凤县民歌集》。同时,不定期组织相关传承人员培训,开展民歌的传承教学。2008年,建立了凤县民歌创作队伍,搜集、整理凤县民歌,编辑《凤县民歌集第一卷》。2010年,创办了凤县民歌演唱队,成立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目前,凤县民歌主要传承人有张克勤、王永杰、王兴、程光德、潘广元,有凤县民歌学习小组3个,学员120名。其中,常朴子编撰的凤县民歌集《十八幺姑》,收集歌词280余首,现已列入了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县留凤关镇人大主席王瑾介绍道。
  凤县人爱唱民歌,因为民歌抒发着劳动人民的爱和恨、苦与乐,表达了他们热爱生活、向往爱情、追求美好生活的夙愿。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