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笔耕百赋赞家乡
——访我市七旬诗词作家容琳

  本报记者段序培
  他,退而不休,访宝鸡名胜,探历史古迹,炽挚之情细写数十万字谈古论今,倾注了他对家乡全部的爱;他,老骥伏枥,耗五年时光,查阅百万皇皇巨著,如椽之笔挥就百篇华美辞赋,诉说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眷恋之情……
  他就是我市渭滨区退休干部、宝鸡地域文化研究专家、省诗词学会会员容琳。潜心写作点亮晚年生活容琳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从中学开始,容琳就特别喜欢文学,并经常动笔写作,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2008年退休后,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写作,创作出大量作品,先后在《陕西诗词》《宝鸡日报》《秦风》《关山》等报刊发表500余篇。
  近五年来,容琳对我国古典文学精华“诗词歌赋”中的“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赋是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文体,由楚辞衍化而来,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要写好相当有难度。容琳反复学习,仔细研读古人名篇、翻阅资料,自学电脑,每天敲打键盘写赋著文都在五小时以上。不仅电脑换了几台,老花镜也换成了近视镜。“要想写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多读赋,深入研究,然后就是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创作时不仅要注意骈赋规范,还要通俗易懂。”容琳思维敏捷,精神矍铄,言语间流露出对写赋的热爱。
  用心讴歌描摹时代新篇章
  功夫不负有心人,容琳的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走进容琳的家,窗台上、电脑旁,摆满了摞得整齐的荣誉证书。《西府春节赋》《延河赋》《人民军队赋》《长征赋》《清廉赋》《食品安全赋》……容琳的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字里行间蕴含着宝鸡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容琳潜心写的百余篇赋文里,最具代表性和广为流传的莫过于他的《大美宝鸡赋》。面对优美如画的宝鸡山水,老人情不自禁地一咏三叹:“历史流长,文化璀璨。炎帝故里,周秦发祥之地;农耕肇始,隋唐避暑于麟山……”寥寥千余字便映射出宝鸡的文化瑰宝、自然风光和历史发展等内容。
  好的作品都是时代的影子,容琳写的这些充满时代气息、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也在各级征文中屡屡获奖。
  谈到当时的写作动机,容琳感慨万端:“看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觉得用笔真实地记录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我能动,我会一直写下去!”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