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途旅中的书香
本报记者 麻雪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市再次掀起一股读书、朗诵的热潮。读书、行路,缺一不可,读书为了涵养自我,提升眼界;行路为了欣赏自然,开阔眼界。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趁着春夏交替的这段好时光,一起在如诗如画的季节,品读“典籍里的宝鸡”,感受“旅途中的书香”吧。
  渭水畔的蒹葭
  《诗经》里的“蒹葭”,就生长在宝鸡渭水河畔。三千年前的水光山色清绿至今。
  宝鸡,是《诗经》的发源地之一。《诗经》的吟咏,充满山水宝鸡的大美——
  市区的渭河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绿竹青青”;
  沿河而下,到了眉县的渭河畔,窈窕的“蒹葭姑娘”雕塑相映成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便会不自觉地流淌而出,余韵悠长……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均出自《诗经》。
  《诗经》分“风、雅、颂”。所谓“风”,就是周代的采诗官在全国各地采集来的民间优美诗歌,也是传诵最广的部分。而宝鸡作为周代的王畿之地,也有很多诗歌被收录入《诗经》中的“风”。
  在渭河“百里画廊”景区、渭河公园等处,春夏交接时的蒹葭绿意盈盈,来这里品读“蒹葭苍苍”,或许会有关于“蒹葭幽幽”的新“风”倏然心间。
  晚留凤州的王勃
  凤县古称“凤州”,自古至今为川陕要道。山水之奇、之美,引人赞叹。无数文人从此过,留下传世名篇。唐代大诗人王勃,曾经夜晚留宿凤州,还作诗赞美这里的青山。
  作为交通要冲,古故道、连云栈道都由此经过,是秦岭中重要的一个交通、经济节点,多个朝代都曾设有较大的官驿。
  喜欢游览、作诗的青年大才子王勃,也被吸引到这里。王勃去过宝鸡的很多地方,大散关、九成宫等。当然,藏在秦岭之中的凤州,他是不会错过的。
  来读读这首《晚留凤州》:
  “宝鸡辞旧役,仙凤历遗墟。
  去此近城阙,青山明月初。”
  现在的凤县,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八方来客。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凤县准备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包括凤凰湖星空之夜音乐会、户外露营地汽车节、亲子体验文化活动等。不妨一起,游唐诗中的凤州,看今日凤县多彩的文旅项目。
  苏轼去过的周公庙
  宝鸡被誉为“周秦文化”故地、“德政思想”之源,是中国“礼乐文化”“姓氏文化”的源头,其依据可从岐山的周公庙说起。周公庙所在地,古称为“卷阿”,三千年前周公在此制礼作乐,礼乐文化由此开始,影响中华文化至今。
  周公庙始建于唐代,现在是岐山周文化景区的一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大量学者、研学的学生和各地游人。
  时间回溯到宋代。当时24岁、青春勃发的苏轼刚刚开始做官,就到当时的凤翔府任职。这位年轻的大诗人、大词人在了解下辖属地时,来到周公庙,拜谒古代读书人都十分崇敬的“元圣”周公。
  苏轼在《周公庙》一诗中写道:
  吾今那复梦周公,
  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突兀,
  清泉长与世穷通。……
  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散佚已久的刻制于元代的苏轼《周公庙》诗碑,由岐山县文物局通过民间征集,重新回到了周公庙管理处。“五一”假期去岐山周文化景区,采周风、拜元圣,看《周公庙》诗碑,开启诗意的旅行吧。
  老舍看到的宝鸡火车站
  宝鸡是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城市。在抗战期间、“一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一批批工业企业内迁、建于宝鸡……如今,宝鸡的工业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
  这里的工业之兴,可以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说起。抗战时期,宝鸡的工合运动是一场经济救亡运动,组织民众在后方进行生产,为抗战一线提供物资。
  1939年,大作家老舍受中华全国文艺界派遣,参加北路慰问团,到西北去慰问抗战将士。老舍在1939年7月,到达凤县双石铺后又到宝鸡。
  在宝鸡停留的这一天,老舍看到了工合运动的热火景象,写下了激情澎湃的两篇诗作《双石铺——宝鸡》《宝鸡车站》,夸赞宝鸡工合人坚强、乐观:
  “幼童与老人,或一对中年夫妇,把流亡,把艰苦,变成自立的基础。”
  “听,车轮急转,人马喧呼,汽笛呜呜,马达突突!”
  “新的路,新的铺户,新的气象是新的觉悟。”……
  近几年,宝鸡的工业遗址文化游如火如荼地开展。凤县建成了工合纪念馆,市区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设置了“工合运动在宝鸡”展厅,市区的胜利路、曙光路和中山西路等地,分别设立了工合遗址纪念地石碑。
  夜走灵官峡的杜鹏程
  宝鸡是一座铁路枢纽城市,因铁路而生的故事有很多。
  新中国建设初期,宝鸡留下了铁路建设者们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宝天铁路、宝成铁路建设时期,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被作家写下来广泛流传,传读至今。
  上世纪50年代,大作家杜鹏程到达凤县后,在宝成铁路建设现场的凤县工棚里住了5天,跑了黄牛铺、七里坪等多个工地。
  有一夜,杜鹏程走到灵官峡工地,被铁路工人们风雪夜里的劳动场景所感染,遂写下著名的《夜走灵官峡》一文。这篇文章被载入语文课本,传播广泛。
  如今,凤县灵官峡景区的石壁上雕刻着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让我们一起再来诵读:
  “目下,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真是寸步难行!但是,最近这里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
  这几年,宝鸡的铁路文化不断兴起。相关铁路单位举办过职工美术摄影展、集邮展等,在宝鸡街头还可以看到多个铁路文化景观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