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望鲁台上沐春风
◎李小娟
  春花烂漫,春光明媚,一路驰行,到达了千阳燕伋望鲁台。
  八千多平方米的家风家训广场上,文化道两边旌旗猎猎作响,像是特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广场两边,站立着的家风家训展牌,从红色领袖到文豪大家,由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悠悠的中国文化味道,弥漫在广场的每个角落。文化的魅力有多大?这一个个在历史深处发光的名字、一个个后世昌盛的家族就是最好的回应。
  正在感慨欧阳修的家风家训,身旁友人问了句:“身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的燕伋,应是孔子杰出的弟子,为何在《论语》中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仔细回想一下,好像确实如此。是孔子不重视他,还是他不够活跃?但望着他用衣襟撩土垫足,引颈远眺,日积月累形成的高约十米、底径三十余米的望鲁台,又觉自己想得狭窄了点。一个人的言论能够深刻地影响着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固然难得,但一个人若能用实际行动来奠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那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光辉更突出了贵气。所以其才被载入《史记》《家语》《资治通鉴》《宋史》《周里文献考》《陕西通志》《凤翔府志》等众多史志。故,燕伋辞世后历代朝廷都对其大加封赠。从这一点来说,他用踏踏实实的传承,让更多心灵被启迪,这应该就是他交给恩师最好的答卷。
  燕伋十七年三次赴鲁、十八载开馆授课,让孔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两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怀抱经卷,目光慈祥地矗立在广场中央。来这里的老老少少,会不约而同地向这位贤人送上自己最诚挚的崇敬之情。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我不禁陷入沉思。
  顺着台阶,拾级而上,恍惚中似乎有清脆的童音伴春风入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传唱了两千多年的抑扬顿挫之音,一次次敲响炎黄儿女的心房,最终沉淀在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岁月翩跹,正是这沉淀并穿越时空化的生生不息的给养,中国文化才根深叶茂。
  沐浴在春日暖阳中,思绪翻飞。燕伋,他从师者的身上获得力量,又以师者的身份,让“入孝出悌,贤贤易色,温良恭俭让,里仁为美……”的声音传遍千河大地。作为一名弟子,他是国人尊师的楷模;作为一名师者,又是后世之师的典范。他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回报恩师的谆谆教诲,又用自己的坚守执着,让生命的色彩泽被后世。
  作为一名两千多年之后的师者,我随着这缓缓上升的台阶,念着这朗朗上口的经典时,心中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设问:当入行时单纯的初心,被淹没在忙碌疲惫的奔波中时,我们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的缺失?当施教中无奈苟且时,我们是否意识到一种信仰的坍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呼吸着春天的味道,品味着儒家的经典,不觉步履沉重。
  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一件事,一样可以让生命有厚度有长度。
  在燕伋祠的大院驻足,耳畔传来啾啾鸟鸣。苍松静静守候在燕伋周围,旁边的垂柳依依,让这静谧的刚毅多了一份柔和。燕伋手捧竹简,目视远方,须发飘飘。几只春燕上下翻飞,像是衔拾了朝霞,还要等待夕辉。我带着满腔感动,徐徐而行。
  终于登上望鲁台的最高点,迎接我的,不只有风、土地、河流、田野、小径……视野的远处如诗如画。闭眼凝神,轻柔的春风拂面而过,放眼东望,就让春风带着所有的思念、感恩、崇敬飞往齐鲁大地。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