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眉县齐镇斜峪关村:
斜峪关口处 千年故事传
本报记者麻雪

    眉县齐镇樱桃花节中的游人

    俯瞰樱桃花海中的斜峪关村

   
  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阡陌花开,大樱桃花粉白相间,一簇簇绮霞、一抹抹红云,迎风而立,楚楚有致,尽情舒展在乡间的树梢叶脉之间。沿姜眉公路向南而行,在进入从古至今的交通要冲——斜峪关之前,会在公路边看到一个春日里的美丽村庄眉县齐镇斜峪关村。
  迎着从斜峪关和石头河吹来的温润春风,迎着樱桃花瓣落如雨的春色,四月初,记者来到了斜峪关村。这里地处眉县、太白、岐山三县交界处,斜峪关的关口,历史文化丰厚。近几年,眉县齐镇樱桃花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都在斜峪关村举办。村里以优质大樱桃、猕猴桃等为主导产业,还发展夜间经济,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助力乡村振兴。
  诸葛亮北伐途经此地
  斜峪关村位于秦岭脚下、石头河畔,因为在三县交界处,古有“一脚踏三县,鸡鸣传千里”的佳话。著名的褒斜古道北端即为斜峪关,从斜峪关而下紧挨的村子便是斜峪关村。2005年,原斜峪关村、积谷寺村,合并为斜谷村;2018年,原斜谷村、石龙庙村,合为如今的斜峪关村。
  在斜峪关口,南可仰望太白积雪,北可俯视关中平原。襟岐、眉,而带渭水;控西川,而锁关中。道通巴蜀,地接长安,是古代要塞,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商贾云集,曾为西府重镇之一。在历史更替中,曾被称为斜谷关、斜谷城、斜谷口等。
  因为斜峪关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曾经迎来多位历史名人。据传说,汉代的刘邦、东汉末年的曹操都曾从这里路过。虽然如今没有明确考证,但是作为要塞这里仍然在迎接多位历史名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公元234年,诸葛亮亲率十万大军由褒斜古道出发。驻扎五丈原一带,以“木牛流马”运粮,与曹魏隔河对峙。当年秋,病逝五丈原,留下千古喟叹。
  当年诸葛亮出斜峪关时,或许就看到这里大片肥美的土地,宛如蜀汉、江南一带,便命兵士在这一片村镇种植稻米,以供军需。
  如今,在斜峪关村的石头河边,有一花岗石,高约30米,形如古代将军,威武地挺立于关口。相传,这是诸葛亮布阵时,用来守阵的巨石。
  传说故事具有传奇色彩,真假已经难以考证。但是,斜峪关村以及周围村镇,水土丰美,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盛产稻米、鱼、螃蟹,这一带可谓宝鸡的“小江南”。这一事实,至今仍然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里还流传着很多历史故事,如:北周时期,曾建成“斜谷城”,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地位极高;宋代时,这里有斜谷造船厂,“包青天”包拯前来视察,请求宋仁宗免各项摊派,减轻老百姓和造船厂的负担,成为斜谷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盛产稻米宛若小江南
  斜峪关村特殊的小气候,因为其紧挨秦岭脚下,也因为石头河穿村而过,润泽千百年。历史上,石头河多次被开发兴修水利。
  公元1196年,金朝时,眉县令孔天监在斜谷兴修水渠,人称“孔公渠”。公元1618年,明代时,凤翔知府沈缙在斜谷督凿“沈公渠”。清代康熙年间,眉县令梅遇开“梅公渠”,最是有名。据记载,梅遇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从眉县最西的斜谷一直到最东边的韦谷。他多次深入斜峪关内细心勘察,亲自督工、组织落实,风餐露宿月余时间,终于组织筑起新坝拦河蓄水,开新渠、修旧渠,使斜谷口北的千顷田地成为水浇地。这些堤坝水渠,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如今,在斜峪关村的关口,有一座亭子,上书“梅惠渠首”,据记载这便是“梅公渠”的渠首所在地。
  历史发展至今,1985年建成的斜峪关水库最是利国利民,被誉为“关中水塔”。
  斜峪关村便位于斜峪关水库之下,依山傍水,宛如江南水乡。现在合并入斜峪关村的“积谷寺村”,据《眉县志》记载:“积谷寺村稻田多为淹淤型黄泥田,每天傍晚,关口吹出山风,对水稻生长、繁育和养分积累很有利。所产的大米特点是,米质硬,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历史上成为贡品。”
  去年4月,在石头河边,用流转的30亩地建起了村里的集体经济“稻田蟹种养殖观光基地”。钟鹏飞是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曾经在县城工作,去年回到村里成为养殖观光基地的负责人。他说:“因为怀着一份儿时插秧、抓螃蟹、抓鱼的美好回忆,所以回到村里,和父老乡亲一起干。去年,基地产的稻米、螃蟹,还有农家乐,总收入30万元左右。今后,我们还准备扩大基地种植养殖面积,并开辟出这两年很受城里人喜欢的露营基地。”
  村中有条仿古“凉风街”
  沿姜眉路而行,可以看到斜峪关村村口的一座仿古建筑大牌楼,大牌楼旁边,是大樱桃市场,每到大樱桃上市的季节,这里各地客商、游客来往不绝。
  从大牌楼穿过,又仿若进入一方樱桃花的“桃源”:夹道樱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樱桃树不仅是田地里的作物树种,也被村民用来做农家院落的美化树木。春日里的整个村庄,花香四溢。
  沿村中整洁的道路向南而行,便来到斜峪关口,这里有一条村里的仿古美食街。因为常年凉风习习,夏日最为舒适,所以被村里人形象地称呼为“凉风街”。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在古代不仅是军事要塞、交通要冲,同时也是商贸中心。据记载,斜峪关口,曾是秦、蜀两地商贾长途贩运茶叶等货物的中转和集散地,一度被称为“斜谷镇”。近代,也有不少商人在此经营稻米、茶叶等生意。
  记者漫步在这条美食街上发现,街上有不少仿古建筑,古朴雅致,村里的村史馆也位于这里。街上多家饭店、烧烤店的名字凸显出这里特殊的位置,比如“眉岐太”“斜谷”饭店等。这里的美食融合南北风味,不仅有面皮、扯面,也有腊肉、豆豉等,还有其他各种商铺,满足从太白县、岐山县、眉县以及汉中、四川等地而来的游客们舌尖上的需求。
  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这几年,每年夏天会在街上举行“斜谷之夜系列活动”,游客、消费者来自四面八方,这也形成了村里的夜间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从历史文化传说、遗迹丰厚的数千年古关,到如今大樱桃、猕猴桃产业蓬勃发展,赏樱桃花、摘樱桃的乡村旅游,再到夜间乡村商业的繁华,诸如斜峪关村一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努力奔跑的村子还有很多。“郡县治则天下安,乡村治则国家稳。”千千万万个新农村,正在一起描绘新时期的乡村美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