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星光汇聚 星河灿烂
——探究市中医医院爱才惜才重才的人才发展之道(上篇)
    刘云山生前坐诊(资料图)

    张卫东把脉问诊(资料图)

    何泰来查房(资料图)

    仝俐功进行针灸治疗(资料图)

  
  李晓菲
  古诗云:人才何其鲜,求一于百千。然而在宝鸡市中医医院70余载的发展史中,不乏名医“圣手”,其中刘云山、仝俐功、李成纲、何泰来、黄少华、吴大鹏、韩润娴、杨丽云、何瑞龙、张治华、李光华、张卫东、曾升海、罗琪改、王明怀、董都选、张有智等早已成为宝鸡市民心中的“医界权威”,医院各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更是不胜枚举。
  从建院之初,仅有4名中医师和两名中药调剂员,到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从5个临床科室,到学科门类齐全的现代化临床科室群……70余载间,这所医院的人才发展之路为何越来越宽广呢?今天,就跟随笔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回顾宝鸡市中医医院70余年筚路蓝缕的发展史,“汇聚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12个大字可谓是熠熠生辉。多年来,医院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大力实施人才强院、兴院战略,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被吸引、被发掘、被重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点点星光汇聚成为一条璀璨的星河,照亮了所有宝中医人的发展之路!
  海纳百川共谋发展
  海纳百川,广聚英才;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中医讲究兼容并蓄、开放和谐、自然平衡,这也是市中医医院的内在气质,同样也是医院选人、用人的态度。70余年的人才建设发展史中,市中医医院始终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度,它是开放的、包容的,更是吸引人的,一批批医学优秀人才、学科专业精兵纷至沓来,在这里扎根感受医院的“温度”与“广度”,绽放了人生的光彩。
  陈仓刘氏儿科是宝鸡中医儿科领域的一张“金名片”,其创始人刘云山更是全省乃至全国中医儿科的泰斗级名医。刘云山不仅以其精湛的医术,书写了一个个救护患儿的传奇,还形成了“四诊合参,尤重望舌;用药平和,轻灵取胜”等独有的学术思想,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扬光大贡献了心血和智慧。至今,不少老宝鸡人提起刘老,还对其医术赞不绝口。至今,不少医者翻看当年刘老的临证医案,还对其临证思维及用方用药之独特拍案叫绝。传承人张卫东、刘新生、田新峰、薛明等如今已成为我市中医儿科领域的中流砥柱。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1990年,宝鸡市第一家针灸病房建成。提起这个第一,就不得不提陕西省名中医仝俐功。他精通中医针灸理论,擅长用针灸治疗疑难病症。为了打造特色专科,市中医医院投入人力物力,建起了我市第一家针灸病房,实现了针灸传统疗法与现代科学诊疗的有机结合。在仝俐功等人的努力和医院的帮助下,中医针灸成为医院特色科室,被国家及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宝鸡市中医医院名医云集,誉满三秦。然而,单从医院名称来看,一些人会误以为这里中医强、西医弱。其实则不然,市中医医院在发展建设中,一直积极引进德才兼备、胸怀大局的西医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新天地”。
  精湛的医术缘于精勤不倦的学习和探索。攻坚克难是吴大鹏从医以来一直在做的事,视病人如亲人的情感支撑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说:“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把每一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千方百计把他们从死神手里救回来。”其作为我市当时杰出的普外科专家,经手的手术上万台,医治过的患者更是不计其数,手术刀冰冷,而他却始终有温度。
  “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获得者,与吴大鹏同期进入市中医医院外科的何瑞龙,凭着严谨的态度、专业的技术,成为医院外科的业务尖子。近六十年的医、教、研生涯中,何瑞龙凭借坚韧不拔的性格与极高的专业素养,成为我市泌尿外科领域的一棵“常青树”。
  作为医院第一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专家,何泰来扎根临床一线,工作勤勤恳恳,救治了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他的推动下,2000年宝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这也是宝鸡地区最早成立的心血管专科,不仅造福了宝鸡群众,也为医院心血管内科发展打下了基础。
  李成纲、蔡世秀、王广杰、全玉玺……在市中医医院艰难的创业岁月中,他们凭借着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成为宝鸡人耳熟能详的医学大家。他们不仅是众多患者的救命恩人,也是医院招贤纳士的“金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共话发展、共谋未来。
  淬火磨砺中流砥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效的激励政策、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让市中医医院成了各类人才“近者悦、远者来”的新高地。很多杰出医学人才慕名而来,踊跃投身到医院的临床救治、科研攻关一线,大家各尽所长、推陈出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诊疗模式和手法。在不断的历练中,这些人逐渐成长为中流砥柱,为市中医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看骨科,到西关”早已成为宝鸡老百姓烂熟于心的一句话。这普通的一句话,是对医院骨科最美的赞誉。医院骨科发展初期,在没有什么先进仪器可借助的情况下,王明怀凭着“手摸心会、拔伸牵引”为患者接骨的“真功夫”誉满三秦。他特别重视对骨病的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大胆探索,带领团队先后开展的颈椎损伤高位截瘫、全膝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等手术填补了我市空白。由骨科名医罗琪改主持,医院研发了“骨伤一贴灵”,也就是“老宝鸡”们常说的“黑膏药”,更是被百姓誉为现实版的“黑玉断续膏”,以其良好的疗效享誉万家。从名老中医王明怀、罗琪改,到骨伤学科带头人张吉峰、舒晓鹏,他们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扩大业务范围,挑起了医院骨科的大梁,为奠定宝鸡骨科旗舰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夯实中医优势,发挥西医特色。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专家曾升海,一贯坚持中西医结合的诊治原则,临床经验丰富,对肝胆病、糖尿病、脾胃病等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深厚的中医“内功”和高尚的医德为患者津津乐道。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在医院中医内科的发展历史中,王文彩、杨新民、侯岁明、程远、唐宗儒、张治平、李志国……这些博爱精诚、仁心妙手的名医,同样以精湛的医技被百姓认可。有中医内科,就有西医内科,许玲芳大夫不搞中医西化,也不墨守成规,她将精力放在研究冠心病、高血压、肿瘤以及老年病等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上,为古老杏林再添簇簇“新绿”。
  众所周知,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个“杀手”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而市中医医院“首席医疗专家”任孟虎,在无数次抢救危重病人、实施高难度手术过程中,却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还是第一个在宝鸡开展支架手术的人,填补了我市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技术空白。任孟虎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带动一批优秀的医生,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任孟虎的带动下,李文琳、朱维义、崔香丽、雷文刚、孙炜等一批优秀人才异军突起,扛起了研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大旗。
  医院外科系统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中始终立于潮头,就必须在专字上出实招,下苦功。市中医医院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专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切实让学科带头人起到引领作用。张治华、李光华、张文利等老一辈学科带头人运筹帷幄、献计献策,他们挑起了带头人的重担,在精耕业务的同时,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问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在他们的带领下,医院外科系统迎来了人才辈出、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整体实力突飞猛进,逐步从“跟跑”发展到全市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宝鸡人心中,有那么几个儿科专家真是“一号难求”,在挂号预约系统“上岗”前,半夜排队挂号对患儿家长们来说那真是家常便饭,而这些“大咖”仅市中医医院就占了“半壁江山”。其中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张卫东,是陈仓刘氏儿科创始人刘云山的嫡传弟子,他继承了刘老的医学精华,在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上自成风格、独树一帜,其高明的医术、丰富的医疗经验,让就诊患者络绎不绝。刘老的其他嫡传弟子张淑霞、刘新生,再传弟子田新峰、薛明也是享誉西秦,早已成为宝鸡中医儿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市中医医院不仅有刘氏儿科团队,还有著名的儿科专家全文哲、庞志奎、蔡宝成,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受到患儿家长、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他们坚守医者初心,与刘氏儿科团队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组成我市儿科中坚力量,为儿童健康护航。
  在“老宝鸡”的记忆里,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大夫,由于身患直肠癌,治疗后的她身挂瘘袋,却仍坚持工作直至退休,她就是当时的妇产科主任杨丽云。带病工作的十年里,她从来不讲特殊,拖着孱弱的病躯仍精研妇产科业务,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令广大患者和同事敬佩。妇产科迎接的是新生命,更是新希望。在妇产科专家韩润娴的从医经历中,亲手或者她参与、指导的妇产科手术数万例,经她抢救转危为安的产妇也不计其数,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她在妇产科领域的成就越来越高,给我市很多产妇和新生儿带来了福音。
  “病理标本到哪儿看,董都选主任是首选。”这句业内人士和患者的顺口溜式评价,彰显了董都选在宝鸡病理学领域的影响力!作为陕西省病理学会常委、宝鸡市病理会诊中心主任,董都选是当之无愧的宝鸡病理学界“大咖”!曾有患者拿着自己的病理标本到西安某家大医院诊断,当那位专家得知董都选已经看过了,马上告诉患者“董都选大夫看过的,我就不看了,他看的没错!”在宝鸡,董都选不仅是市中医医院病理科曾经的学科带头人,也是我市很多家医院病理学科领军人的师傅。
  “‘病理为医之本’,病理诊断代表着责任、权威和准确。”从医多年来,董都选一直严格遵守这条工作金律,潜心钻研病理学,严谨对待每一次病理检测,即便已经功成名就仍然奋战在病理工作的第一线。为了一个病理诊断,他经常半夜起来查阅资料、对比分析,这样勤恳的工作态度也深深感染与带动着身边的人。
  与病理医生相比,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多是通过肉眼观看影像进行定位诊断,影像医生就是临床医生的“侦察兵”,能准确定位“病灶”,帮助医生精准治疗。秉承心系患者、敬业精医的精神,影像学“大咖”张有智在临床应用上不断创新,他和团队研制的螺旋槽式和倒钩槽式两种穿刺活检针,获国家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编辑的《常用CT征手册》是国内第一本CT诊断工具书,成为当时国内多家医院影像学工作者的启蒙教材,他也成为宝鸡人心中的“摄影大师”。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70余年间,市中医医院始终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加过硬的举措,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进事业稳步前进,并培养了众多名医圣手,他们中不少人虽已退休,但依然宝刀不老,坚守在博施济众、诊疗除疾的第一线,绽放人生的光彩。
  代代传承星河璀璨
  一树繁花竞芬芳,群星璀璨耀杏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带徒”是中医的传统传承方式,也是继承名老中医衣钵的重要方式,更是市中医医院薪火相传的“秘诀”,对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文化人才,推动医院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博采众长,发扬传承精神,祛疾造福百姓,市中医医院不断加强传帮带工作,先后在医院建起刘云山、仝俐功、李成纲、王明怀、曾升海5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6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团队的人员涵盖了医院中医儿科、中医内科、中医针灸等多个中医学科。同时,搭建多元化的医技传承平台,以培训、讲课、开展教学查房、手术操作指导、手把手教、一带一等多种方式进行“传帮带”,真正做到薪火相传、代代不熄。
  回望来时路,峥嵘岁月稠;
  迈步新征程,风光无限好。
  一代代医院“掌舵人”始终将“求才、用才、育才、留才”摆在重要地位,坚持人才立院理念,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纷至沓来,星光汇聚让这条星河更加璀璨。
  一代代宝中医人薪火相传,从青丝走到白发,接力探索,让中医医院的诊疗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在很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展现了中医医院的人才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共同期待市中医医院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