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在守正创新中交出 高质量发展的财政答卷
——我市财政部门探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8”工作机制综述

    宝鸡赛孚石油机械公司工人制造和组装防喷装置

    和氏高寒川牧业2万只奶山羊场

周淑

  “1+8”等于多少?
  这是一道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
  然而,对于我市财政系统的工作人员而言,这道题的答案却产生了一连串的聚变效应。它是全市项目建设主战场的“加速器”,是乡村振兴田野上的“聚能环”,更是保障民生答卷的“压舱石”。
  财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预算制度则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刚刚过去的2022年,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绩效,积极探索建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8”工作机制,集中财力保障稳经济、战疫情、保民生、促发展,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突破100亿元关口,财政支出总量突破400亿元关口,分别完成102.22亿元、402.41亿元;麟游县成为全市首个地方财政收入过10亿元的县区;全市财政支出增速在全省排名较上年提升2个位次,增幅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水平;直达资金支出进度排名全省市区第一,惠企利民效应凸显;争取中省资金再创新高,达到275.9亿元;《中国财经报》报道了我市《“三堂会审”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联动机制》等预算绩效管理做法。
  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疫情影响等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市财政干部用行动书写初心、用担当扛起使命,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宝鸡答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财力保障。
  严字当头管好“明白账”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账,而一个城市也有自己的一本账。如何管好这座城市的“财政账本”,考验着财政干部的智慧与担当。2022年,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大胆探索建立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1+8”工作机制,聚焦破解财政体量小、可用财力少、债务负担重、绩效约束软等难题。
  那么,“1+8”工作机制是什么?“1”是指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8”是市财政局配套建立的《全面落实县区“三保”任务监测考核机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监测激励机制》《财政支出管理提质增效考核激励机制》《直达资金管理考核监督机制》《争取中省资金激励引导机制》《政府性债务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激励约束机制》《事前绩效评估与项目预算评审联动机制》八项工作机制。
  通过以上制度机制,构建起“1个实施意见为统领、8项工作机制为配套”的深化预算管理改革“1+8”制度体系,并将重点任务细化分解为43类124项具体指标,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层层传导“挂图作战”的责任压力,让县区财政和部门单位做到“赶有目标、做有抓手、管有措施、干有动力”。
  “‘1+8’工作机制涵盖了预算管理、财政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每一项制度机制都明确回答了‘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有了这套工作机制,财政这块‘蛋糕’如何做大、怎么分好、咋样用好,一切工作都变得明明白白。”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说。正在召开的全市“两会”上,财政部门“晒预算”成为一大亮点。公众通过被“晒”的预算,可以有效监督“政府的钱是哪里来的,用到哪里去了,用得怎么样”,促使政府花钱更加透明。这些清清楚楚的“财政账本”,看得见的成效,都得益于“1+8”工作机制带来的变化。
  实干为先打好“铁算盘”
  面对疫情冲击下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财政如何化危为机、行稳致远;面对全市实施“一四五十”战略的关键时期,财政如何服务大局、开创新局;面对全市人民提高生活品质的期盼,财政如何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这一切的重要抓手,就是落实好“1+8”工作机制。
  强化目标引领。市财政局立足市情财情实际,将“进度指标取全省最高值,增幅指标取全省平均值”作为衡量工作标尺,对局相关科室、县区财政、市级部门承担的财政收支、直达资金管理、债务化解、争取中省资金等重点工作进行逐月调度、通报、考核,激励大家“跳起来摘桃子”。
  领导包抓落实。实行党组成员包抓县区工作责任制,每季度至少下沉一线调研督导“1+8”工作机制落实情况一次,既看进度压任务,又协助攻坚“硬骨头”,凝聚“苦干实干快干、努力干一起干”的工作合力,形成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争先比拼工作局面。
  紧抓常态调度。按照“抓在平时、严在日常、管在过程”的工作理念,每月召开调度会,交流经验,查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形成集中力量抓落实的长效机制;每季度将县区、部门“1+8”工作机制落实进展情况向市县政府抄报;年终全面考核。
  强化激励督导。对连续3个月排名靠前的县区和预算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对全年单项工作成绩突出以及整体工作排前4名的县区、市级部门,在库款调度、资金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对排名靠后,以发送督办函、责令书面说明情况、约谈等形式进行提醒,督促市县各级以“努力到无能为力”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落实。
  市财政局工作人员说,“1+8”工作机制是压力传导机制,更是正向激励机制,实施一年以来,在破解减收增支压力、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这几年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工作中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多,有的县区、部门讲“经济下行、疫情影响、减税降费”等客观条件多,而很少讲“管理创新、开源增收、盘活资源”等主观努力。现在,按照这套工作机制,大家加压奋进、争先进位的干劲和拼劲更足了。渭滨区扎实开展了以“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比体量、比进度、比位次”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三比”项目攻坚行动,累计争取资金18.2亿元,在“1+8”月度县区考核中连续5个月位居第一。市工信局围绕工业稳增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项目,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7.3亿元,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财政局联合市林业局申报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作为全省唯一参评的项目,在与29个省市竞争中获得了比较优势,成功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为宝鸡市赢得中央财政2亿元的资金支持。市财政局抓住国务院出台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缓税退税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新增财力性补助资金33亿元,有力保障了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民生为要花到“刀刃上”
  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一笔钱不仅要花得明明白白,更要花在关键处、用出效益来。
  2022年,对宝鸡人而言是艰难的一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全市人民同心协力,应对3轮聚集性疫情和多轮散发疫情冲击;我市吉利技改、柳林酒业等665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我市荣获中国凤香型酒城称号,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竞争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先进制造业“三个百强城市”;虢镇、团结、钛谷、清溪等几座渭河大桥相继通车,让宝鸡这座城再添新景,城市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过去的一年,也是宝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年,健康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群众医保兜底更有保障,文化惠民演出更有特色。
  而这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翻开“两会”上的“财政账本”,每一笔支出都传递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温度。
  稳住经济大盘。税费优惠政策力度空前,2022年累计办理退税减税缓税降费53.6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及个人11万户次,以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取了市场主体的“稳”和经济发展势能的“增”;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成功发行专项债券56.19亿元,统筹资金11.2亿元,市级预算安排资金4.7亿元,有力支持了交通建设、城市品质提升、公立医院、生态环保、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精准纾困市场主体,市级预算安排专项资金9000万元,着力支持稳投资、稳工业、稳建筑业、稳消费、稳农业;大力恢复提振消费,发行总额1亿元的电子消费券;支持创新驱动发展,下达专项资金5.7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外经贸发展,培育壮大“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民生保障持续加力。2022年全市民生类支出323.5亿元,比上年增加24.6亿元,增长8.2%。累计安排疫情防控资金9.2亿元,有效支持防控政策平稳转段,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下达就业补助资金2.1亿元、技能提升资金3750万元、稳岗返还资金8100万元,着力稳就业、纾困难。全市教育支出68.7亿元,支持改善各层次学校办学条件,全力落实“双减”、“公参民”学校改制、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筹集资金6.3亿元,推进健康宝鸡建设,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预防接种、地方病防治等3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安排资金17.29亿元,支持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5%。
  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保持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从土地收益中按20%比例计提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安排市本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6亿元,下达苏陕协作资金84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8.78亿元。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13亿元,兑付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8210万元,安排农机购置补贴4040万元。下达中省补助资金2.77亿元,落实市县配套4563万元,全市2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投入从1200元提高至1500元。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落实市级资金2.1亿元,优先保证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天然林管护等所需经费。健全矿业权退出补偿资金使用跟踪监督机制,3.13亿元矿业退出补偿资金全部兑付到位。统筹市级资金4605万元,加快推进秦岭小水电退出补偿工作。设立3821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秦岭生态保护。
  市财政局负责同志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财政预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3年,市财政局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中央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决策部署,持续在巩固扩大“1+8”工作机制实施效果上下功夫,拓展改革广度深度,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