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捡拾卧龙寺的繁华痕迹
本报记者麻雪

  
  
  金台区卧龙寺一带,一直被称为是宝鸡市区的“东大门”,是曾经的城东繁华所在。近几年,卧龙寺地区“城市更新”行动开始以来,一片城东新景逐渐呈现在市民面前。
  近日,记者从卧龙大桥北头开始漫步向陈仓大道两侧看到,道路便捷通达、小区环境干净整洁,还有随处可见的绿化景观、新建的口袋公园等,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便利,成为新的城市景象。
  卧龙寺这片地方是有故事的,有历史文化,也有繁华印记,更有如今的新貌——
  渊源与得名
  卧龙寺地区的得名,与此处北塬上的一座据传建于隋代的千年寺庙卧龙寺有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传,卧龙寺中曾有6通石碑,分别记载着唐玄宗、唐僖宗、唐昭宗、元顺帝、清圣祖康熙等驻扎寺院的情况,只是毁在战火中了。
  卧龙寺地区历史久远。查阅清乾隆二十九年《宝鸡县志》,可以看到“东第二联底店镇(辖)卧龙寺、牧马村、符家台……”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清代乾隆年间,已有卧龙寺这个地方的名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即卧龙寺街道办,北边的塬也被当地人习惯称为“卧龙塬”。
  卧龙寺地区有一个村子叫“龙丰村”。据了解,该村取名“龙”字,和卧龙寺这块地方有关;“丰”有五谷丰登之意,这都是农家人最朴实的祈盼。
  悠久的地方文化,久远的地名,体现的是悠远的文化韵味以及这里的老百姓对吉祥如意的盼望。
  交通与繁华
  卧龙寺地区位于宝鸡市区东边,所以,被称为东关、东大门等,是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曾是西北木材厂一级站、九冶、日化厂、电气化器材厂等大企业汇集的地方。交通便利、企业汇集,便有众多商店、市场在此自然形成,烟火味十足,繁华非常。
  从岐山、凤翔、眉县、扶风以及西安等地到宝鸡市区,这里曾经是必经之路,当路途中的人们发现已经到卧龙寺地区时,就知道距离市区不远了。
  “在卧龙大桥北边的丁字路口西南侧,曾经有一栋高八层的楼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是醒目,当从东边来的人看到这栋楼时,就知道卧龙寺到了,马上就到宝鸡市区了。”家住卧龙寺华辰小区年过五旬的李建保回忆说,“记得这栋楼的一楼是一家商店,当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叫作‘供销社’,里面售卖各种各样的时髦商品。如,护肤霜、绘画用的各种颜料、奶粉、巧克力、冰淇淋粉等都有,吸引着周边乡镇的人前来。”
  卧龙寺地区曾经的繁华,当然不仅仅因为李建保说到的这一家供销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仅卧龙大桥北边的丁字路口附近,曾经就有四五家供销社和服务公司,是附近的企业开设的,也对外营业,这里卖的东西在当时可谓最时尚。
  这个丁字路口南侧曾经有一个繁华的市场,可以在这里购买各种蔬菜、肉类,还有时髦的衣服,以及各色小吃和糕点。
  家住卧龙寺地区的马玉国回忆说:“我是上世纪70年代招工到西北木材厂一级站的。这个市场就在我们厂门口附近,当时周边的八鱼镇、底店,还有东边的龙丰村、光明村的人,都会来这里买东西。”
  马玉国还说到,卧龙寺地区的交通确实便利,往南可以直接去太白县,往西是市区,曾经往东去的公交车、县际班车都会从这里路过;还有卧龙寺火车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在火车站坐火车去宝鸡市区,车票仅2毛钱,比坐公交车还便宜。
  新景与希望
  在李建保、马玉国等卧龙寺当地人的回忆中,卧龙寺地区曾经的繁华令他们自豪,因为这里是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充满了情怀。近年来,卧龙寺地区“城市更新”行动开始以来,这里的变化更是让他们欣喜。
  李建保笑着说:“去年开始,我所住的华辰小区开始翻新改造。小区里的道路、水电气管网、楼房加固粉刷等让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更可贵的是,在整个翻新过程中,并没有要求我们居民搬迁,是在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的。”
  曾经在卧龙大桥北边丁字路口处那栋八层高的楼,因为老旧早已被拆除。最近,一个崭新的路边口袋公园(见上图),在这里被精心打造完成。虽然是冬天,但是公园里依然绿草如茵,常绿植物欣欣然释放着活力。公园旁边的丁字路口也焕然一新,分流道路与绿化景观相得益彰。
  其实,诸如这样的改变,还在进行中……
  卧龙寺街道办主任王建军向记者介绍,卧龙寺地区“城市更新”行动是宝鸡市“东进”规划的“桥头堡”。目前,已经完成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改造。近期,备受关注的龙丰立交桥即将通车。未来,卧龙寺地区将被重新定位,形成高端数字产业等新业态区。
  从历史文化久远的卧龙寺地区,到曾经繁华的烟火之地,再到如今的新景、未来的展望,卧龙寺地区的改变也是整个城市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我们的城市在更美更好的道路上行进不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