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路易.艾黎在金台
张占勤
  壬寅年初夏,陪一帮外地文友来到宝鸡市金台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采风。在申新纱厂的窑洞车间里,一尊路易.艾黎的半身塑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塑像的四周被玻璃罩着,塑像的底座上镌刻着“路易.艾黎(1897—1987)”和“工合”的标识。塑像中的艾黎目光深邃,凝神静思,似乎还在谋划着工合的发展大计。文友疑惑:难道艾黎与申新纱厂有关系?我说,艾黎不但与申新有关系,而且在金台住过一段时间呢。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工合成立之初,作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代理总干事的艾黎就看中了宝鸡。他认为动员武汉的工业企业撤往宝鸡,有利于工合运动的发展。据统计,从武汉等地迁往陕西的企业共有42家,其中陕南2家、陕北1家,其余的39家都在关中。申新迁到宝鸡之后,为了防止日寇空袭,申新的经理李国伟提出了开山挖洞建造地下工场的设想,路易.艾黎还被邀请参与了窑洞车间可行性论证和方案设计。
  宝鸡成为“工合城”,路易.艾黎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938年8月下旬,当西北工合办事处主任卢广绵在宝鸡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之后,艾黎就赶到宝鸡。这个合作社由七名难民铁匠组成,取名为宝鸡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位于金台区大华巷,现改名为胜利路。宝鸡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工业合作社。
  抗战初期的宝鸡城非常小,就是现在的金台区中山西路以及附近的几条街道。艾黎来宝鸡,没地方居住,就在西门里租了一套房子。据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艾黎就住在今天的金台区西街小学对面临街的二楼上。这里离西北工合办事处(如今的金台区世福大院)非常近,便于工作。由于城市改造拆迁,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艾黎旧居和西北工合办事处的原貌了。
  在旧中国,人们面对灾难或者困境,总是说“没办法”,而艾黎的口头禅却是“有办法”。艾黎不论走到哪里,总能给人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和自信心。艾黎来到宝鸡的消息一传开,人们争相来访,他们中有许多是工合社员,还有一些指导员和管理员,从早到晚,接连不断。每位来访者几乎都带着一肚子委屈或者问题,艾黎常常将自己珍贵的咖啡拿出来招待。许多麻烦事都需要他来协调解决,他经常一封接着一封地写信,给重庆工合总部写,给地区办事处写,给事务所写,给各地政府衙门写。他苦笑着承认,其中不少信件成为自己的备忘录。
  艾黎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视察工作,有时骑马,有时坐车,但更多的时候是靠着一辆自行车和那结实的双腿。他走遍了西北高原、云贵山区,走遍了全国十八个省,行程两万四千多公里。凡是“工合”涉及的地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41年1月,艾黎在美国记者格兰姆.贝克的陪同下来到宝鸡,这是艾黎第四次来宝鸡考察工作。格兰姆.贝克在他的回忆录中对艾黎是这样描述的:“我在宝鸡时跟着他到处视察,那简直就像跟着一台永动机。当他漫步跨过山坡时,他身上那几件旧内衣和老羊皮袄简直就把他那短小的男性体型弄成方块了。他察看一件东西时,常常是出来进去地,反复上下看个没完;他去工厂视察,有时即便相机里没有胶卷,也要给工人照相,因为工人知道自己的劳动被照了下来,是会感动和高兴的。他每天的工作是无限的,只有当夜幕降临感到非常疲倦时,他才在繁忙生活的底下,露出自己那并非万事如意的本来面目。”
  艾黎虽然是一位行政职务很高的外国人,但他总是深入中国的最基层。他说话幽默风趣,在正式讲话之前,常常先讲几个笑话,说自己因为鼻子太大和红头发陷入尴尬的困境。艾黎认为,和那些对外国人有疑虑的中国人相处时,最易于消除疑虑的办法是创造一种情景,让外国人滑稽可笑。据格兰姆.贝克所见,在西北工合办事处大礼堂召开的一次大会上,各合作社的负责人和宝鸡的头面人物都来了,“艾黎在开场白中讲了几个小故事。可是在他开口之前听众就先笑了。从这笑声中可以听出,大多数听众听过他的讲话,而且每当他来宝鸡时,人们都想听他讲话。”
  埃德加.•斯诺曾说,“艾黎是让所有轮子都转动起来的‘原动力’”。在这个“原动力”的驱动下,中国工合协会在一年时间里,在全国就成立了5大区,57个事务所,1366个合作社。其中西北区成立了18个事务所,432个合作社。整个宝鸡地区成立了4个事务所,组建的合作社数目分别是:宝鸡县101个,凤翔县21个,凤县18个,陇县10个(以上数据截至1939年9月)。
  工合运动不仅安置了大批的难民伤兵,稳定了民心军心,而且生产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支援了抗战前线。1940年,作家茅盾来到宝鸡采访。他在宝鸡待了一个月,写下了《“战时景气”的宠儿——宝鸡》《秦岭之夜》《拉拉车》等作品。在作品中,茅盾先生描写了抗战时期宝鸡的繁荣和景气,留下了“水一样流转的通货,山一样堆积的商品和原料”的赞叹,歌颂了宝鸡工合人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宝鸡成为中国工合运动的发祥地,艾黎逢人就讲述宝鸡工合的故事。
  2018年,金台区人民政府在原西北工合办事处、大华手工铁器合作社、工合医院和工合金库的旧址附近各立了一块石碑(见题图),将其作为金台区重点历史纪念地。人们不会忘记路易.艾黎在金台的峥嵘岁月!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工合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0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