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秦岭悬崖孤石人
■图/文本报记者 徐红斌 孙海
    检查完山体上孤危活石后,手脚并用地从山上下来。

    精心守护铁路行车安全

    “孤石人”悬挂在半山腰检查孤危活石

    认真核对作业时间

    踏着羊肠小道上山

    仔细检查安全绳

    作业前再检查一遍安全带

  列车在秦岭山间飞驰,一车车物资通过宝成铁路被运往全国各地,繁荣着八方经济。
  然而,山上的孤危活石极易掉落到铁路线上,危及行车安全。每隔一段时间,铁路职工就要攀上秦岭的悬崖峭壁,检查搜寻松动的孤危活石,并把它们清除掉。负责整治孤石危岩的专业人员被称作“孤石人”。
  12月13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宝鸡工务段杨家湾桥隧车间的几位“孤石人”又要上山作业了,记者随同他们一起前往。
  宝成线是1956年建成的老线了,铁路很长一段在秦岭山中,两侧的山体岩石风化剥落严重,极易崩塌掉落。杨家湾桥隧车间主要负责宝成线宝鸡站至油房沟间74公里的铁路桥梁、隧道、涵渠及“三防”设施的维修养护,其中清理孤石危岩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日,工长刘占永带领刘宏博、张浩、罗淑明,对宝成线编号为28号的山头进行隐患排查作业,检查排水设备是否通畅,防护设施状态是否良好,最重要的是要检查山体孤危活石是否有松动变化。自打承担起了检查孤危活石的任务,他们每次要攀至铁路两侧几十米甚至数百米高的悬崖上给山体“体检”。
  罗淑明是一名桥隧工,这次他的任务是进行工地防护。54岁的他从事这项工作已经30多年了。“隐患排查作业可不容易。”罗淑明说,“常常要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爬很长时间才能到作业的地方,还要将自己‘绑上’从山顶上吊下来作业,十分危险。每一次清理孤石危岩都是一次‘攀岩’。”
  当日,班长刘宏博他们背着大拇指粗的安全绳、带着镰刀等工具,穿过昏暗的隧洞来到作业点附近,再沿着羊肠小道,用镰刀劈开荆棘,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地向山上爬。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爬到500多米高的山顶。刺骨的寒风迎面吹来,冻得人直打哆嗦。
  打好安全桩,绑好安全绳,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工长刘占永、职工张浩从大山的峭壁上开始下降,不一会儿,他俩的身体就悬挂在了悬崖上。山顶上,刘宏博固定好安全绳后,不眨眼地盯着刘占永、张浩的一举一动,生怕出现闪失。而悬崖上的这两人,缓缓移动,仔细查看峭壁上的孤危活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和隐患……
  等到检查作业完毕,刘宏博将刘占永、张浩慢慢拽上山顶。这时,汗水已湿透他们的内衣,刺骨的寒风中,身上更加冰冷。其实,每次这种作业,对“孤石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理和体力的挑战。“干多了,习惯了。”刘占永说。刘宏博告诉记者,作业要在没有列车运行的“天窗”时间段进行,很多时候,就是与时间赛跑。
  接着,他们又开始对半山腰的被动防护网进行检查,系上安全带,攀上防护网,在半空中认真检查每一处接缝是否牢固。终于完成检查作业,已经是下午一点多。
  从山上下来,几个“孤石人”都已是满身泥土,筋疲力尽。这次他们共发现三处安全隐患,并进行了拍照留影、记录登账,整理后将及时上报。他们对记者说,今年,已经排除山体隐患44起。
  “呜——”一列装载货物的列车穿山而来,在刘占永他们清理孤石危岩的地段“露了一下脸”又穿山而去,渐行渐远。望着远去的列车,几位“孤石人”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他们,用艰辛和汗水换来了铁路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