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兜底线惠民生暖民心
——2022年民政工作十大亮点盘点
    老人在北方动力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餐

    金台婚姻登记处设立打卡墙方便新人打卡

    社区工作人员进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市民在宝鸡康复辅具展示中心体验康复辅具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走访摸排困难群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围绕“十项重点任务”,认真履行“三基”职责,广大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中勇于担当,在民生保障中奋力作为,顺利实施康复辅具、“五社联动”、村级议事协商、婚俗改革、殡葬改革等一批国家级、省级试点,取得了“四型社区”、“农村特困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托养”、“老年人爱心助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等一批具有宝鸡民政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市民政局获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组织奖、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殊荣。现将一年之中的十大亮点工作予以梳理。
  亮点一
  强化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筑牢社区防线,市民政局牵头制定了社区常态化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指导各县区逐小区、逐村成立工作专班,分类建立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四本台账”,规范加强出入口管理。运用科技手段,投入138万元建成“智慧社区管理服务系统”,研发了“外来人员自主报备”“居民人口信息管理”功能,125万城镇人口信息实现了数据化保存、常态化更新,筑起了“智慧”屏障。编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应知应会100问》《社区(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手册》等宣传资料,推动了社区(村)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开展。同时,持续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情监测预警,坚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倡导提供“视频探访”服务,有力守护了群众健康平安。
  亮点二
  兜底保障成果持续巩固
  今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扎实开展“喜迎二十大·救助暖民心”活动,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走访摸排28.17万人次,慰问困难群众1406人次,新增农村低保边缘家庭5547户21918人,及时将1.06万名“三类人员”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率先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数据部门间比对机制,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行动,向11.09万残疾人发放生活困难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8435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42人次,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有效保障和改善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亮点三
  主动作为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民政局积极实施兜底保障成果巩固提升行动。今年以来,与乡村振兴、医疗保障等部门开展数据交叉比对11批次、219.2万人次,将全市54.243万已脱贫人口中7.4904万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新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3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13个,14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代办点)实现全覆盖,村(居)妇女和儿童工作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实现了1165个行政村全覆盖,扶风县西坡村、陇县下凉泉村、岐山县八角庙村、凤县兴隆场村、凤翔区大塬村被授予全省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亮点四
  创新打造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
  每周,金台区硖石镇林家村的居家服务照护员方红艳和同伴,都会按时前往独居老人赵天爱家里,为老人清扫居室、洗衣服、做饭……为了给更多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化的救助服务,我市民政部门不断推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现金+物质+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集中托养农村特困精神障碍患者97名,为2367户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了入户核查、改善居住环境等服务,困难群众的整体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在全省率先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使用支出的指导意见》,首家规范低保金核算办法,推行36种重大疾病“先行救助”,截至11月底,全市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金6.27亿元,惠及14.37万困难群众,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亮点五
  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围绕“老有所养”目标,以市政府名义修订印发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通过持续建设、改造、提升,全市建有养老服务机构1376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82所,覆盖率为95.29%。实施第三批老年人爱心助餐服务试点,依托18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餐厅为12262人(次)老年人开展助餐、送餐服务。改造提升敬老院12所,为1531户经济困难老人进行了家庭适老化改造,为114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发放以奖代补资金539万元。制定了《关于推进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形成了完备的建设运营、监督管理政策体系,1人入选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2人被评为全省“最美养老护理员”。
  亮点六
  基层治理水平上台阶
  基层治理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为进一步健全治理结构,完善治理内容,优化治理模式,提高治理能力,市民政局以“四型社区”创建为引领,出台了《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新招录社区专职工作人员467人,350个村完成了村委会规范化建设,854个村建立了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实现了全覆盖。金台区“四个一”、眉县“三个三”村级议事协商做法被《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报道,宝鸡高新区智慧社区治理案例入编全国基层干部学习培训教材,6个村(社区)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示名单,眉县豆家堡村入选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拟表彰名单,宝鸡高新区被确定为第三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亮点七
  “五社联动”试点工作见成效
  “五社联动”即“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为切实贯彻落实中省部署,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市民政局制定了《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五社联动”助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试点工作方案》,支持金台区、陈仓区、岐山县、眉县、千阳县、麟游县建设示范性社工站和开展“五社联动”试点。今年以来,全市建成运行社区社会工作室108个,新增注册志愿者万余人,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512个,116个镇街社工站共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53名,7家专业社工机构进驻试点站点,开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疫情防控等领域服务500余场次、服务群众1.2万多人,933个社会组织投入乡村振兴帮扶款物服务合计7471万元、受益群众34.5万人。
  亮点八
  康复辅具租赁服务进社区
  随着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康复辅助器具已成为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生活“好助手”,但是其高昂的价格却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今年,市民政局编制了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手册,先行在38个社区设立了康复辅具服务网点,1200平方米的康辅器具及康养产品综合展示中心建成投用,将康复辅具租赁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大大减轻了有需求家庭的经济负担。
  此外,市民政局先后出台了《宝鸡市康辅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多次受到民政部通报肯定。
  亮点九
  “一老一小”关爱持续加强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工作。为托住两头稳稳的幸福,市民政部门健全完善了“爱心助老员”与农村留守老年人结对帮扶机制,将1987名留守老年人信息录入“金民工程”系统统一管理,2339名“爱心助老员”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12.5万人次。完成了市儿童福利院网络监管升级改造和基础设施维修,建成市县未保中心6个、镇街未保站21个,为167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97名孤儿大学生发放福彩助学金198万元,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落实医保免缴政策,陇县、千阳县“书记县长话未保”接受了陕西电视台《秦风热线》访谈,我市未保工作做法被《中国社会报》报道。
  亮点十
  “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
  为实现群众少跑路,市民政系统谋划数字化改革,将所有民政民生事项全部纳入“最多跑一次”范围,创新打造社会救助“线上+线下”核对、智慧养老服务“云视频”监控等多跨应用。全市婚姻登记实现“市内通办”“全省通办”,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实现“全程网办”,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新增4个数据接口和5类数据,信息核对工作被《中国民政》报道,4492名群众通过“e救助”掌上办“足不出户”申请了社会救助。金台区、陈仓区、岐山县、凤县等县区,全国全省殡葬改革、婚俗改革等试点有序开展,形成了民政改革多点开花、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
  2023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政治属性、重大使命、基础定位和重要职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现代化民政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鲁淑娟采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