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一条见证军民情深的军毯
毛丽娜
  在扶风县午井镇强家沟村七组村民任振儒家中,有一条扶眉战役时解放军赠送的军毯,被任家三代人视为“传家宝”,村里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对那条军毯记忆犹新。近日,笔者联系到了任振儒的小儿子任平祥,听他讲述了这条军毯背后的故事。温暖三代人
  “我们家的军毯是当年住在我家的解放军离开时留下的。”今年51岁的任平祥说,这条军毯是草绿色的,很柔软,质地很好,几十年来家人一直在用。因为使用年代久,军毯已经发白,毯子上的绒毛也被磨掉了,还有不少磨破的地方。
  任平祥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有这样一条军毯很让人自豪,那条军毯一直铺在炕上,非常显眼。那时候家里被子少,母亲让他们姊妹四个轮流盖军毯,但哥哥和姐姐心疼他,总会将这条军毯盖在他的身上。“寒冷的夜晚,是这条军毯给我带来了温暖,一直伴随着我到20多岁。”任平祥说。
  任平祥的母亲李香彩今年80岁,她对笔者说,他们家三代人都用过这条军毯,公公婆婆、她和孩子们。“1960年,我刚嫁到任振儒家里,就见到了这条军毯。公公特意把这稀罕的军毯送给我们两口子。晚上睡觉时盖上它十分舒服暖和。”李香彩说。
  强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强军虎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任振儒家里能有这样一条军毯,而且是解放军送的,所以村里上了年龄的老人都知道,都见过。
  今年75岁的村民赵红涛说,他和任振儒都参加过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建设,白天他们一起在建设工地劳动,晚上就在午井镇贤官村一农户家里打地铺。“那时,我和任振儒晚上睡觉时一起挨着,所以对那条军毯印象很深。”赵红涛回忆道,那条军毯质量很好,摸起来很绵软。“我们俩经常在一起唠家常,任振儒说这条军毯是住在他家的解放军临走时送给他家的。”那时,任振儒常说:“解放军对老百姓真好!”
  再叙鱼水情
  “关于这条毯子的来历,还要从扶眉战役说起……”听着任平祥的介绍,发生在强家沟那段激烈的战斗场景在笔者眼前徐徐展开。
  1949年7月10日至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上,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扶眉战役。7月12日,枪声在强家沟村骤然响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解放军一举歼灭敌军,取得胜利。
  村上97岁的老人权志明曾目睹过这场战争。据权志明讲,7月12日中午,突然村里机枪声和爆炸声四起,从中午一直到日落才慢慢平静下来。有些解放军战士倒在土坡上已经牺牲了,但他们仍紧握着手中的枪,如在战斗一般。
  “我听我公公讲,战争结束后,几名解放军战士来到我家里,询问有没有水,看到他们又饿又渴,家里人赶紧让他们进来坐下,给他们烧水做饭,还对伤员细心照料,并把屋子收拾干净腾出来,让解放军战士住了一晚。第二天,解放军战士离开时,看到我家里的土炕上只铺着一张席子,就把随身背的一条军毯拿出来送给了我公公。”李香彩说,公公在世时,时常一遍遍抚摸这条军毯,嘴上更是念叨共产党好,共产党的军队爱人民。
  任平祥说:“母亲一生勤劳善良,她常常教导我们姊妹4个,做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了共产党的恩情,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要为国家多作贡献。”
  激起报国志
  “爷爷把这条军毯的故事讲给我父母听,我父母又把这条军毯的故事讲给我们姊妹4人听,母亲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她以这条军毯的故事教育我们做人处事。这条军毯,不仅见证了当年扶眉战役的胜利,更激发起我们后辈不忘历史、奋发图强的爱国情怀。”任平祥说道。
  任平祥说,父亲40多岁时就去世了,是母亲用心血、汗水支撑起他们这个家,并把他们4个拉扯成人。李香彩勤俭、善良、坚强,这种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她的4个子女。现如今,任平祥姊妹4个靠着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乐于助人,他们也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家里还出了2名大学生,一个是任平祥的大哥任虎祥的儿子;另一个是任平祥的儿子任鹏宇,他大学毕业即参军报国。
  任鹏宇告诉笔者,自己大学毕业后有不少就业岗位可选择,但他毅然参军。“因为奶奶常说,解放军在行军打仗十分艰苦的环境下,还把军毯送给我们老百姓,这份恩情不能忘!如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我更要参军入伍,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生。”任鹏宇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