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吆喝——犹在耳畔的城市记忆
陈思源
  “咸鸭蛋!”一声中气十足的吆喝,勾起多少老宝鸡人的回忆。今年夏天,在宝鸡街头巷尾叫卖咸鸭蛋足有28年的老人戴华民辞世,许多网友在表达遗憾的同时,也纷纷感慨起自己对老人极具特色的吆喝声的印象。
  “小时候就听过他的吆喝,搬家后又在新居听见。”
  “记得他冬天穿得很少,露出了黝黑的皮肤。”
  ……
  斯人虽已逝,而有关他的故事却随着吆喝声在宝鸡人的心中依旧鲜明。
  一声吆喝,烟火人间。与“咸鸭蛋爷爷”一样,平日里或许不曾留意的那些独特的叫卖声,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间镌刻进了人们对宝鸡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一声关中腔的“热甑糕嘞”响起,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枣泥混着甜豆的那股软糯的香气,诱得人食指大动;马道巷的“米线——米线——”,似口哨,又像拖腔,立刻将人拉回了曾经人流如织的早市,那刚出锅的米线热气腾腾仿佛已近在眼前。还有卖豆腐的、收废品的……这些吆喝声贯穿了这座城市的光影交错,用短促的调子,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悠长的回忆,给那些风景画般凝滞的城市印象装点了灵动的烟火气,成为老宝鸡人对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听觉记忆。
  吆喝声是中国民俗文化衍生出的一种独特的声音文化遗产。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在临安“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其中的“歌叫”就是以唱歌的形式叫卖物品,而陆游也曾有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见自宋以降,就有了吆喝叫卖的传统。吆喝声本身也有许多讲究,既要有特点,让人听之难忘,又要具有一定美学价值,不能只是吵嚷讨人嫌,在这一基础上,结合不同城市的方言和风俗,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吆喝声。这些历史悠久又具有审美特色的吆喝声,不但留存于许多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也在一些经典影视作品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表现力。如经典电影《霸王别姬》中“磨剪子来戗菜刀”和“冰糖葫芦”两个老北京叫卖声的巧妙运用,赋予吆喝声更丰富的艺术含义。根据宝鸡“咸鸭蛋爷爷”经历改编的说唱歌曲《咸鸭蛋》的爆火,也是将新文化形式与传统内容融合的一个成功范例。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曾经耳熟能详的吆喝声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守住老宝鸡的吆喝声,不单单是保护一份对城市特色的回忆,更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吆喝声见证了宝鸡的变迁与发展,述说着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凝结了宝鸡文化中最朴素也最接地气的精粹。发掘我们身边的“吆喝”文化,溯源背后隐含的能够承载宝鸡城市特色的部分,使其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通过保护老宝鸡的吆喝,让老宝鸡在我们的回忆中永不褪色,守护每个宝鸡人的精神故乡。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