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
巡线有了铁翅膀 监控有了千里眼

  我是国网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的一名巡线员,十年前,就和伙伴们一起负责宝鸡秦岭段输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秦岭山高路陡、草木茂盛,线路巡查、维护基本靠人力,那时人人练出了一双“铁脚板”。十年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输电线路的架设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无人机、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等数字化设备的广泛运用,也给运维人员插上了“翅膀”,装上了“千里眼”,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电网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
  宝鸡秦岭段输电线路全长623公里,26条线路、1900多基杆塔,这里的每条电线、每一基杆塔的位置、周边环境我都了然于心。十年前,巡线全靠走,我们负责的线路90%都在山里,几乎没有平路,每次巡线要带着二三十斤重的设备,爬坡上坎、偶遇野兽那都是家常便饭。好不容易走到杆塔下面,塔顶也只能用望远镜观察,有些问题在下面根本发现不了。所以,我们每季度都要安排人工登塔逐个检查,这样不仅安全风险大,检查效率也很低。现在,巡线用上了电力专用无人机,塔头、绝缘子、通道的检查,站在平路上就能完成,不仅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而且可以测温、测坐标。原来六七个人一天最多只能检查10基杆塔,用上无人机后一个人用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同等的工作量,效率大大提升。
  如果说无人机给我们插上了“翅膀”,那远程智能监控平台就是我们的“千里眼”。十年间,输电线路智能化巡检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巡线必须人员到现场勘查,有些隐患无法及时发现;现在,我们在全市多条主要输电线路上安装了1000多个智能摄像头,每间隔1小时,摄像头就会对检测点进行拍照存档,并对线路出现的异样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只需要坐在几百公里外的输电智能管控指挥室内,就能通过监控大屏幕看到线路附近的状况,随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这几年,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也研制出了大量电力运维工具和设备,取得了15项国家专利,这些简单实用的小发明,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今,远程传感、信息通信、自动控制等大量先进技术被应用到电网建设和日常运维当中,一下子将我们从繁重的工作中释放出来,工作效率更高,更轻松。
  十年前,全市输电线路2600多公里,巡线员有150多人;如今,线路长度达到了4100多公里,而巡线员却只有80多人,减少了近一半。十年间,输电运检一线发生“智变”,一个用现代设备打造而成的“保障兵团”正在茁壮成长,守护每一条输电线路,排除每一个隐患,点亮每一盏守候的灯光,汇聚成夜幕下的流光溢彩。
  (李晓菲整理)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