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凤翔拓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文/本报记者刁江岭图/本报记者鲁淑娟
    范家寨的苹果丰收了

    东吴头村的高粱收获了

    石头坡村育出了新一茬葱苗

    江湖村的红薯丰收了

  
  全省第一笔“政银担”贷款、千亿白酒集群原粮基地、红薯全产业链、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计划、“一根葱”经济……面对乡村振兴全新时代命题,凤翔区脚踏实地、积极探索、守正创新、精准发力,以产业发展破局,高质量作答时代考卷,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华美乐章。
  村分三类、动态晋级、书记项目
  160个村逐一研判分析,划出10个典型引领村、21个重点推进村和129个衔接推进村,每个村都有“书记项目”,采取村分三类、精准定级、良性竞争、动态晋级、项目带动的办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今年,我们投资70万元,将育苗产能提高到10万秧盘,可以一次满足1500亩大葱种植需求,石头坡村现在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葱育苗基地。”9月1日,长青镇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说,全村有大葱种植、农机服务、光伏发电三大产业,注册了“东宇长青”大葱品牌,“去年,石头坡村集体收入达到296万元,今年我心中的目标是500万元。”
  凤翔区委书记王宏强说:“今年,我们按照中央‘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制定出台《典型引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具化为21项量化考核指标,将全区160个村,划出10个典型引领村、21个重点推进村和129个衔接推进村,每个村都有‘书记项目’,采取村分三类、精准定级、良性竞争、动态晋级、项目带动的办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有主导产业,有自主品牌,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00万元……这是典型引领村的几项“硬指标”,石头坡村全部合格。按照《实施方案》奖励办法,10个典型引领村明年将分别获得50万元项目支持资金。今年,凤翔区投资4286万元,用于典型引领村和重点推进村的37个项目建设,壮大农业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做优人居环境。
  乡村振兴是“一把手”工程。今年,凤翔区创新提出“书记项目”思路,夯实了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由区委书记带头,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包抓6个典型引领村,12名镇党委书记包抓19个重点推进村,160名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好本村“书记项目”。截至目前,全区“书记项目”整合资金9600万元,吸纳社会资金2.1亿元。石头坡村的“书记项目”已产生纯利润超过150万元;城关镇六营村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及凤翔小吃体验街项目吸纳社会资金1.2亿元;长青镇高嘴头村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仅此一项收入40万元;陈村镇紫荆村、彪角镇三岔村种植小麦,收入都突破了30万元。中国高粱第一镇、凤翔苹果、西部薯乡
  2到3年内建成10万至20万亩凤香型白酒优质原粮生产基地、5万至10万亩优质虢王红薯生产基地,倾力提升22万亩凤翔苹果内在品质,着力发展壮大劳务合作经济组织,形成“3+1”农业产业格局。
  9月的凤翔大地,瓜菜成畦、硕果摇枝、色彩斑斓,希望的田野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挖红薯、摘苹果、收高粱,这是当前群众最忙的三件事,也是凤翔区三大富民产业。
  凤翔区区长彭世忠说:“202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靠实西凤酒城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凤翔苹果’‘虢王红薯’品牌效应,精心谋划‘中国高粱第一镇’‘西部薯乡’建设项目,2到3年内建成10万至20万亩凤香型白酒优质原粮生产基地、5万至10万亩优质虢王红薯生产基地,倾力提升22万亩凤翔苹果内在品质,着力发展壮大劳务合作经济组织,形成‘3+1’农业产业格局。”
  今年,凤翔区出台《10万亩凤酒原粮基地高粱种植项目建设方案》《5万亩红薯种植基地建设方案》,从衔接资金中支出3000万元,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高粱、红薯产业,给予奖补、贴息;投入2800万元,支持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等;投入425万元,实施小麦、苹果、高粱、奶牛、育肥猪等保险。
  柳林镇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产地,在全省千亿白酒产业格局中,占有很重分量。未来3年,柳林提出打造“中国高粱第一镇”。聚焦高粱产业,柳林镇办起了高粱技术学院,引进秦粮公司,一边指导各村种高粱,一边提供高粱烘干、收储、销售服务。
  “我们村的高粱红衣红籽、颗粒饱满,是优质酿酒原料。”东吴头村党支部书记王仓儒说,村集体合作社正在对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水利工程,要把冯家山水库的水引进高粱地。
  “凤翔苹果”品牌价值高达17.02亿元,范家寨镇是“中国苹果百强镇”,全镇13个村有22个苹果专业合作社,苹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超过3.6亿元。
  “地头收购价都4块多了!”眼下正是苹果收获季,说到市场行情,湫池庙村党支部书记任珠亮的脸颊就像刚采摘的红苹果,满是喜悦。湫池庙村有5000多亩苹果,注册了“雍池红”“福星”两个苹果商标,还建有一座6000吨的冷库。
  “今年,区上拿出2000万元资金实施苹果‘1234’工程,即稳定面积,改品种、改老园,减农药、减化肥、减劳力,提管理、提质量、提品牌、提效益。”王宏强说,果园改换新品种每亩补助840元;5亩以上果园,每亩再补助价值600元的有机肥。这些补助算作村集体占股,等果园有收益后,果农按占股比例给村集体分红。“这样既鼓励了农民发展苹果产业,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目前,范家寨改造老果园700多亩,嫁接新品种520亩,政府奖励了40多万元。”范家寨镇镇长张革新说。
  9月1日,虢王镇江湖村村委会院子里,新刨出来的红薯堆成了小山,几位妇女正在分拣装箱。虢王镇镇长苗晓东说:“虢王种植红薯面积达到1.23万亩,有50座育苗棚,全镇10个村都有合作社,注册了‘薯香虢王’区域公共品牌。”
  今年8月,虢王镇10个村抱团成立陕西西部薯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大秦农夫公司合作成立陕西西部薯乡大秦农夫销售公司。全镇红薯交由销售公司统一销售,30%的纯利润返还各村集体。镇上还建起了红薯育苗中心、仓储和物流设施,最近正在谋划红薯深加工项目,虢王镇要打造红薯全产业链。金融创新、“政银担”贷款、输血造血
  创新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机制,由区财政、陕西农担担保、农行宝鸡凤翔支行分险推出“政银担”金融服务模式,为全区从事高粱、红薯种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100万元以内纯信用快速审批贷款。
  凤翔是酒乡,每年需要大量的高粱,近年来高粱收购价稳定在每公斤3元以上。“这几年,眼看着高粱行情越来越好,我们村也想种高粱,可是村集体没有钱。”陈村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康伯应说,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定性模糊、可供抵押资产较少等因素,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资金瓶颈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
  凤翔区委副书记马少辉说:“为破解农业融资难、贵、慢问题,凤翔区创新构建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机制,由区财政、陕西农担担保、农行宝鸡凤翔支行分险推出‘政银担’金融服务模式,政府贴息。服务对象是全区从事高粱、红薯种植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100万元以内纯信用快速审批贷款。截至目前,已向1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酒用高粱种植项目放贷1000多万元。”
  就在西街村发愁高粱产业启动资金时,“政银担”贷款“雪中送炭”,4月29日,60万元打到了西街村集体账户。这是全省首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蹚出了一条金融机构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5月1日,西街村在流转的600亩地里种下了高粱。
  近日,高粱成熟收获了,康伯应算了一笔账,除去租地、种子、肥料等费用,有12万元利润,加上每亩地300元补助,村集体仅高粱一项就可增收30万元。
  柳林镇宋村有1600亩高粱。去年高粱收获时遭遇连阴雨,刚收回的高粱淋了雨再捂上一晚,就不能酿酒了。今年,凤翔区政府出资700万元,成立了宋村与西凤集团共同持股的西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粮食烘干、仓储和销售业务。说起这个产业将给宋村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村党支部书记岳召明乐得合不拢嘴,“不但可以保证宋村的高粱颗粒归仓,还能通过收储其他村子的高粱赚钱,也能用来烘干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个产业的收益将投资建设一条4公里的旅游环线,将宋村的高粱地、名人故居和灵山景区串联起来,发展乡村旅游。”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凤翔区科学规划、全面发力,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凤翔区开局精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