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岐山县志》传家映射浓浓乡情
本报记者麻雪


  这是一套编撰、印刷于87年前的《岐山县志》善本。即便经过岁月的侵蚀,但是,木棉纸的材质、精细的印刷、完整的字迹,映射出收藏者对它的珍视。以当地志书的善本传家,更映射出一个家庭,对其家乡历史文化的敬重,饱含着浓浓的乡情。
  8月24日,记者采访了这套《岐山县志》的收藏者——岐山籍青年文学作者、文史研究爱好者王英辉。他介绍说,这套《岐山县志》是祖父留给他的,从他十三四岁时,祖父就让他尝试读这套书,虽说当时读起来有些艰涩难懂,但是,却启迪了他对家乡深厚文脉的敬重之情。
  志书中的岐山文脉
  记者看到,这部《岐山县志》善本一共四册,品相较为完好。在第一本《序》后面有落款时间为“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也就是说,这部书历经了87年的岁月。书中还有当年岐山县城绘图,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对照看岐山县城的变化。
  仔细阅读这篇《序》,文笔、意境俱佳。开篇就写道:“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意思是说,一个地方有志书,就如同一个国家有自己的历史一般重要。开宗明义地写清楚了编撰这部地方县志的意义和重要性。
  随后,介绍性地写到一段文字,意思为,在这部县志之前,已经有县志了,但是距离上一部清光绪年间的县志已经有50年,社会现状在不断变化,所以,重修这部县志很有必要。
  为何这篇《序》强调编志的必要性呢?
  王英辉介绍:“据祖父告知我的以及我后来了解的情况,目前,现存最早的岐山县志,为明代万历年间编写的。自此之后,清代的顺治、康熙、乾隆、光绪年间,都有编撰县志。清代时,基本为50年左右编一次地方志书。我祖父收藏并传给我的这部县志,可以说集合了明、清时期县志的优点,记述客观、详尽。经过当时的一些考证,还去掉了一部分讹传。上世纪80年代,祖父参与编撰新的《岐山县志》时,这部志书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这篇《序》的中间部分写道:“岐阳为周发祥地,文王发政施仁,先及无告,周公制礼作乐,划井分田,蔚为一代郅治之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的编撰者对岐山作为“周礼文化之乡”的推崇,对周文王、周公的敬重,认为是西周为“一代郅治”,就是天下大治的时期。
  翻开志书,有诸多关于“卷阿”“周泰伯庙”“召公亭”“召公甘棠树”等与周文化相关的古迹、典故的记载。
  西周是岐山历史的“高光”时期。从这部志书中可以反映出,历代以来都认为岐山是周代礼乐文明的发祥地。今天的我们,依然知道岐山是礼乐文明的摇篮,这里文脉深厚,人才辈出。
  志书中的人和故事
  这部志书最初的收藏者是王英辉的祖父,名为王效文,是岐山有名的学者。上世纪50年代,王效文曾担任《岐山报》编辑。上世纪80年代,他曾参与过1991年出版的《岐山县志》的编撰。2010年,他曾出版过地方文史研究类著作《岐邑野史》。虽然,王效文先生已经故去,但如今在岐山文化界影响仍在。
  现在的王英辉不仅是岐山县作协副主席、渭滨区作协副主席,还担任岐山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
  其实,从祖父王效文,到青年一代的王英辉,他们传承的家风,蕴含着浓浓的诗书、礼乐情韵。这可谓是岐山文脉深厚的一个家风传承代表。
  从这部志书中,还可以看到一个诗书传家的典型。
  王英辉指着书中的一页说道:“这部志书的编撰者,都是当时岐山当地公认的大儒,其中一名为‘庞继统’。庞继统之子就是庞怀靖先生。”
  庞怀靖是原岐山博物馆馆长、我市已故著名青铜器与周文化专家,更是岐山早期的中共党员之一。庞怀靖之子是庞文龙,他是已退休的岐山县博物馆原馆员、资深文博工作者。庞文龙之子也从事文史、艺术相关的工作。
  庞家的传承,更是连续多代。岐山以诗书礼乐传家者众多,由此可见一斑。
  采访临近结束时,王英辉又感慨道:“这部《岐山县志》,我一直很珍视,尤其喜欢第四本‘艺文卷’,喜欢品读里面有关岐山的古代诗文。因为反复翻阅,我给它包了书皮,并用毛笔自己题写了书名。祖父给了我这部志书,让我从小了解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心中种下‘家乡岐山文脉深厚’的种子。等我的女儿再大些,我也会传给她。虽然,我如今不在岐山居住、工作了,但是,每每想起自己是岐山人,总会很自豪!”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