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慧心巧手中的吉祥
本报记者张琼



  民间人文风俗是一个地方最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之一。近日,凤翔木版年画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凤县羌歌羌舞吸引百万名网友线上观看,陈仓区西山酒歌大赛抖音直播……这些或静雅、或热闹的民俗文化,给炎炎夏日增添了人文情趣。赏民间美术的“美哉”
  走进宝鸡民俗博物馆,马勺脸谱、凤翔泥塑、千阳刺绣、麦秆画等民间美术精品映入眼帘。在“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头衔之下,是一双双手、一代代人的传承。
  日前,国家级非遗项目凤翔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邰立平正戴着眼镜,手持刻刀刻制木版,一幅《纳祥童子》生动浮现。邰立平家珍藏着一块明代木版年画古版,邰立平说:“这是我们家祖传的一块老版,一直从明代传到我们这一代。”这块版约半人高,有正反两面,分别为“雄鹰镇宅”“锦上添花”,传达着吉祥纳福的美好寓意。20多代人、500多年,一位位年画艺人接力,将凤翔木版年画工艺传承至今。
  “叮叮叮……”8月初,金台马氏瓷刻传承人马辉统正在修改瓷刻作品《清明上河图》。瓷器易碎,刻刀坚硬,马氏瓷刻犹如薄冰舞蹈,典雅与金石味兼具。马氏瓷刻起于清代,父辈将这个“传家宝”带到宝鸡,马辉统自小摸着爷爷、爸爸的刻刀长大。成家后,马辉统和妻子马丽香把马氏瓷刻与中国古典名画相结合,创新了马氏瓷刻的创作方法和内容,使其焕发新光泽。
  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宝鸡民间美术恰是在这样耳濡目染、手口相传、以身示范的过程中,代代传递,将宝鸡民间美术之美由古传到今。
  陇县社火的古朴、泥老虎的艳丽、西秦刺绣的精美,让人忍不住赞叹“美哉”!这种美不只是图案色彩之美,更是人文守艺之美。
  听非遗曲乐的“沃曳”
  夏夜走进市区公园、村镇院落,正是听西府秦腔、凤翔曲子、凤县山歌、西山酒歌等曲艺的好时候。这些曲乐与当地生产生活紧紧关联,听起来亲切舒坦,宝鸡方言把舒坦叫“沃曳”(音wǒyè)。
  最近,凤翔区糜杆桥镇西白村西府曲子班格外忙活。曲子班成员在村广场随手拉唱起来,女声唱:“七月里七月七,绣球花开耀七夕,咿呀咿嘚儿呀。”男声接:“桂花虽香八月来,九月黄菊盆内栽……”这段唱曲曾登上央视舞台。
  凤翔曲子也称“秦曲”“西府曲子”“小曲”等,相传源于先秦宫廷音乐,后随秦人迁都遗落民间,在西府乡村流传甚广。西白村“唱家”张耀飞会唱老曲调,他十四岁就跟村里老艺人学唱凤翔曲子,没见过谱子,学习全靠老艺人口传。张耀飞说:“农闲或下雨天,大家聚一起边弹边唱,就是咱农家人的乐子了。”
  在“中国社火之乡”的陇县有一曲《陇州秦鼓》,听起来铿锵震撼,颇有一股秦人威武之气。据陇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陇州秦鼓》取材于陇县社火中的马社火鼓和地台社火鼓,将社火游演时艺人背着打的行鼓,变成坐鼓,融入唢呐、马的嘶鸣、“秦”字旗表演等,加强鼓点的轻重缓急,使春节才能听到的社火鼓,成为五分钟左右、便于表演的《陇州秦鼓》。
  听宝鸡曲调鼓乐,使人想起这块土地的过往。周人在这里制礼作乐的风采,秦人在这里奋斗不息的劲头,仍能在民间艺人的传说、弹唱、敲打中听出余韵。
  尝宝鸡美食的“嵌和”
  宝鸡话“嵌和”(音)意思是合适、到位。到宝鸡看完青铜器和民间美术工艺品,游完山水听完曲乐,再来一份地道的西府美食,才算“嵌和”。
  岐山擀面皮、凤县浆水鱼鱼、太白洋芋糍粑……宝鸡夏季美食颇为丰富,其中,擀面皮是宝鸡人绕不开的情结。
  走街串巷,不少小吃店挂着“八亩沟擀面皮”的招牌,以示其味道正宗。记者曾前往岐山县凤鸣镇北寨子村八亩沟探寻擀面皮的故事,当地擀面皮制作能手王福生、王红兵父子讲,擀面皮的发明者是清朝御厨王同江。
  相传清康熙年间,八亩沟人王同江在京城做御厨。一次,康熙皇帝对饮食不满,指责御厨“早上馒头晚上面,天天都是一样饭”。于是,御厨们绞尽脑汁创新饮食,王同江将麦面粉多次冷淘,提取面粉精华,然后经过擀制、热蒸,制作出一种筋道的面皮。此食物制作成后,受到康熙皇帝及宫廷众人的喜爱。夏季时,后宫嫔妃尤其爱吃,因专供宫廷,得名“御京粉”。
  王同江晚年归乡后,把“御京粉”制作方法带回乡,并雇佣乡亲在岐山开饮食店铺售卖。自此,这道美食的制作技艺在八亩沟传播开来,并代代传承。西府人赋予它更接地气的名字——擀面皮、凉皮。
  夏夜,吃一份地方美食,赏一件“非遗”美物,品一曲山歌曲子,再听一段民间故事,徜徉在西府民俗的风情里,岂不快哉!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