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纵马陇上凉风急
本报记者麻雪
    景色秀丽的关山草原

    千湖湿地公园里的朱鹮

  正值三伏时节,如果要在宝鸡找一个凉风惬意的避暑之地,除了麟游九成宫、太白县、凤县,还有一个地方便是穿越关中的沃野、沿着千河一路溯源向北的陇上关山了。陇上的美,独具一格,辽远壮阔,更是一个诗词情怀漫溢的地方。
  诗情“不断档”
  《诗经》中的《无衣》篇,中华第一古物“陈仓石鼓”上的石鼓诗,描述的是秦人沿着千河渔猎、征战的画面。翻开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历代名人咏宝鸡》,不难发现,从汉代开始,几乎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留下了吟诵陇上一带的诗词。
  如:汉代郝锦写的《陇头水歌》、南北朝萧绎写的《陇头水》。到了唐代,描写这里的诗歌就更多了,卢照龄的《陇头水》中“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描写的是征战的将士过陇山时,回望家乡的悲壮情怀;“关塞诗人”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中“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描绘的是这里当时作为边关的壮美之景;还有王维的《陇头吟》、储光羲的《关山月》等。宋代的陆游写下了《陇头水》、丘处机写下了《陇山松》,明代的李梦阳写下了《陇头流水歌》,清代的罗彰彝写下了《登关山顶》等等,不胜枚举。
  即便时至今日,陇上仍然是作家、诗人寻找创作灵感的地方。
  可以说,陇上的壮美与辽阔、陇上的诗情与画意,从古至今都不缺诗人的赞颂,这种“不断档”的赞颂,更是让人赞叹这里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那么,为何描述陇上的诗词比较多呢?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两种文化的冲击造成“势能”,从而化为“动能”所产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所谓的文化冲击,是指历史上关中、中原地区的礼乐文明与当时作为关塞、边疆的陇上一带,两者在自然地貌、文化风俗上的较大差异,会让来到陇上的诗人产生别样的情怀,从而诗兴大发。
  避暑享清凉
  近期不妨浏览一下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会发现前往千阳、陇县等地景区避暑的微信好友多了起来,因为那里是可以感受“纵马陇上凉风急”的好去处。
  这段时间关山草原、千湖湿地公园等景区也针对夏日提供了独特的旅游项目,如亲子游学、实景演出、观赏朱鹮等。
  “关山六月犹凝霜。”大自然的馈赠让人惊喜,垂直型气候使得关山草原凉爽湿润,最适宜避暑度假。就是在此时的盛夏里,这里绿浪翻滚,坡缓谷阔,景色秀丽,骏马成群。
  南北朝的王褒留下传世诗歌《关山篇》,诗云:“关山恒掩霭,高峰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在草原上策马吟诵着流传千古的诗篇,带来一份远离喧嚣和放飞心灵的全新体验。
  今日的陇上早就没有一些古诗词中所含的“悲壮”之情,因为远去了鼓角争鸣,这里所拥有的是诗中的“豪迈”“壮阔”之意。
  在千河畔、千湖边、草原上,放眼望去,夏日里湛蓝如洗的天空与远处群山相接,独特的景色,使得人的情怀也高阔起来,身边凉风习习,或是驱车而行,或是在草原纵马,更能感受“凉风急”的爽快。
  唐代王维的《陇头吟》写道:“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回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陇上之美,离不开那轮明月,所以也有了最为著名的千古诗篇——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虽然李白的《关山月》并不是描述陇上之景,但是诗情相同,可以让今天的我们携李白、王维、岑参等大诗人的诸多古诗词,感受今日陇县、千阳的秀美山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