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
孙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作出部署,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不法分子的骗术也在“迭代升级”、花样翻新。不法分子瞄准手机卡和银行卡,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短信验证码、交易密码,实施异地盗刷;通过开设“钓鱼”网站、实施网络“问诊”、鼓吹网络“投资”等骗术,让很多人落入“圈套”。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覆盖面广、隐蔽性强、涉案金额大等特点;依托技术手段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成本更低、获利更高、打击更难,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电信网络诈骗呈集团化、专业化、跨国化运作趋势,诈骗团伙快速“繁殖”。这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分辨难度,使受害者防不胜防,而且危及正常的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及社交活动,威胁整个网络安全生态,给经济社会秩序带来冲击。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是团伙作案,往往还是“全链条”参与。比如,在“网购退货”诈骗中,受害者上当就是因为不法分子假冒客服人员精确说出了购买的商品名称、快递单号等信息,才会让受害者深信不疑。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通过制售、植入木马病毒等不法方式得手。对此,要实施全链条纵深打击,不仅要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以及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而且要健全涉诈资金查处机制,对涉诈在逃人员通缉、引渡、遣返,最大限度追赃挽损,实现全链条打击、一体化治理。
  面对不法分子“魔高一尺”的花样骗术,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拿出“道高一丈”的打击力度。要建立运转高效、协同联动、衔接紧密的打击治理体系,建立对涉诈网站、App及诈骗电话、诈骗短消息的处置机制,提升预警信息监测发现能力,及时发现潜在受害群众并对其进行劝阻,建立全方位、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教育体系,开展反诈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将反诈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在全社会形成反诈的浓厚氛围,还人民群众一个清朗和谐美好的网络世界。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