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劳动创造灿烂文化
本报记者麻雪
  文化艺术是人类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宝鸡拥有七千年文明史。北首岭遗址里出土的文物,如网纹船形壶、鸟衔鱼纹壶和陶塑人面像等都是著名的史前文化艺术珍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那一件件青铜精品,造型优美、纹饰华丽……这些无一不是我们的先辈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智慧才能由劳动而产生的。
  我们崇尚劳动,赞美劳动人民,歌颂劳动人民所创作出的文化。本期《文化观察》,就让我们一起行进在宝鸡,在我们生活的这方厚土,寻找、了解并传承由先辈们用劳动创造出的那些灿烂文化——
  探寻北首岭,赞叹生产中的艺术
  人类在劳动中,逐渐形成对节奏、韵律、对称、重叠、反复、互补等自然节律和秩序性的掌握和运用,发生了人的感性、理性等心理机制,于是,有了审美,有了艺术,有了文化。比如,绘画艺术最初是紧密结合着人类的生产实践和劳动的。
  在位于金台区的北首岭遗址里,有一件名为网纹船形壶的陶器,是国家一级文物。这件陶器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渔网状的图案,渔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渔网。有学者认为,当时原始人已有划船撒网捕鱼的能力。
  从这样一件史前时期的文物不难看出,我们的老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就已经开始了贴合生产、生活的艺术创作。他们绘画出的事物便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情景紧密相关。
  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器物中,还有一件极为精致的研磨盘,与后来的砚台相差无几,可谓是砚台的前身,它正面有两个凹窝,用来调色,可分别调两种颜色。
  因为有了研磨盘、颜料等绘画用品,即便在原始社会时期,在生产劳动之余,我们的先祖们已经可以创作出与生活息息相关却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
  有一件征集到的北首岭中期的小陶壶,陶壶上绘制一个站立的人,上身穿的是无袖子的衣服,酷似今天的马甲,下身穿着短围裙,至膝部位置,很像今天女士的短裙。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仍然是俏皮可爱,漂亮时尚。由此来看,北首岭时期的人们已经懂得衣物的美观。而且,这样一位“穿衣达人”脚前还有一个筐子样的物品,右手向前,像是正在把采集来的东西往筐子里面放。所以,即便是描绘细致的人物,也与当时的劳动分不开。
  在北首岭的展厅里,还有不少北首岭人的生活还原图,图中的人们或捕鱼、或采集、或绘制陶器。我们不妨去参观一下,了解祖先们的生产劳动与艺术。
  走进博物院,赞叹青铜铸造之法
  我们在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时,大多会惊叹于那些器形美观又大气、纹饰繁缛而华丽的青铜器本身,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此瑰丽的青铜器,甚至被称为“国之重器”的文物是怎么诞生的呢?答案就是,劳动与智慧,生产与艺术。
  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有两组雕塑惟妙惟肖,复原展示了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在这组雕塑里,人们或用力抬起烧熔的铜液,全神贯注地注入范中;或手持各种工具,专注地用备好的泥料做泥模;或满脸喜悦地打碎外范,取出所铸的青铜器……这真是一个个生动的古人劳动场面,这样的劳动,体现着古人智慧的结晶。
  据博物院的专家介绍,我国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为模范法和失蜡法。模范法在商周时期应用广泛。失蜡法诞生较晚,大概产生于春秋时期。我们看到青铜器上大量的纹饰,就是在泥料做的模范壁上雕刻而成的。模和范整个砸碎以后,上面还有一些毛刺和瑕疵要再去打磨,之后便诞生了一件件金灿灿的、精美的青铜器。
  我们平时常说一个词——模范。而“模范”一词,就是从青铜器的铸造里来的。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各级单位会评选出劳动模范,以示表彰鼓励,其意义更是号召更多的人向劳动模范学习,学习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
  商周、春秋时期的“模范”,铸就了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今天的劳动模范,其影响意义和精神内涵也更加深远!
  翻阅《诗经》,赞叹那些劳动之歌
  翻开《诗经》,这部从古至今被人推崇的文雅古籍中,不仅有那些风雅的诗句,更记载了先祖们劳动时的场景。
  比如《大雅·绵》描述的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地(今咸阳彬州市、旬邑县一带)迁至岐山脚下,筑造宫室,开启兴旺之事。其中有,“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这里有一系列象声词,表示投土、夯土、削土的声音,渲染了如火如荼建造房屋的劳动场面。
  我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大省陕西,讲究耕读传家的宝鸡人,自古有重视耕作、读书的传统,文化与耕种劳作是共生关系、相辅相成,并非只读不耕或者只耕不读。
  漫步在宝鸡的乡村,“耕读传家”的门匾、主题砖雕等随处可见。比如,凤翔的周家大院是我国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大院一扇门上“戬穀罄宜”的题刻旁,则是两幅展示耕种和采摘的砖雕画面。古韵文意盎然的题刻,其大意为仁者爱人、统筹兼顾、利济天下,配合的画面却与劳动、生产息息相关。可见,周家大院主人对耕与读、劳动与文化的同等重视。
  漫步西府,赞叹各色文化产业
  人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文化,文化又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光明日报》曾发文写道,“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
  4月26日,记者来到凤翔区靡杆桥镇西白村。听说,村里的西府曲子学会非常有名,不久前,他们的表演还登上了央视戏曲频道。
  村里的驻村第一书记易永俊向记者介绍,他们想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村里的西府曲子学会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点,吸收周边乡村人员以及更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文艺队伍中来,计划打造具有特色的村集体文化企业。
  其实在宝鸡,诸如西白村这样独具文化特色的乡村还有很多。如,凤翔六营村的泥塑、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的千阳县南寨镇、被誉为“秦腔村”的眉县汤峪镇闫家堡、有“社火村”之称的陈仓区县功镇翟家坡村等。
  去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要求,挖掘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
  我市目前也有不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正在持续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
  千百年来,西府人在农耕、劳作中受启发,制作泥塑、刺绣服饰、吼起秦腔、唱起西府曲子等,由此,民间非遗文化得到传承。更有耕读传家者写诗、绘画、捧卷而思,深厚的文化由此积淀。我们崇尚劳动,我们致敬劳动者,劳动不仅创造了美好生活,更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着力乡村振兴、打造“一村一品”的火热实践中,广大劳动者必将同时创造出更为夺人眼目的文化形式和产品,我们也必将在这些文化的滋养下,把我们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远更稳!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