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金风送爽到山村
◎赵林祥
  临近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跟随岐山县残联“三访三送”活动小组,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涝川村。
  仲秋的涝川,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花开遍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这个位于县城北50多公里的山村,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过去村域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全县最贫困的自然村。
  一辆老式面包车拆掉后座,装载着二十多件登记好的轮椅、助行器、拐杖之类的残疾人专用辅具,从设在蔡家坡镇的辅助器具配送站出发,爬上碛雍原,跨过小韦河,直穿县城,翻越王家坡的盘山公路,一路疾驶进入了涝川地界。伴着一路花开,嗅着醉人的果香,赏着丰收的美景,在马不停蹄的奔波中逐户送完了辅具,按照预定的日程开始逐一回访脱贫户。多年来,涝川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依托山区现有的林草资源和奇异风光,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突出地域特色,高标准深层次实施种植、养殖业综合开发,建设以“药材生态基地”“休闲娱乐静水山庄”“生态采摘观光园”“生态养殖园”为主体的恬静优雅的游居环境,彻底扭转了涝川村贫困落后的局面,全村113户340名贫困人口去年全部脱贫,并建成市级“一村一品”肉牛养殖示范村和县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随行的残联干部轻车熟路,将我们带进了她的帮扶对象徐家沟组残疾人王科科家里。下肢残疾的王科科和智力残疾的妻子站在院子里,端着一盘核桃、山梨笑容可掬地迎接我们,几句寒暄后查看了他家的牛棚,八头膘肥体壮、价值三万余元的肉牛,摇头晃脑欢欢实实地大口吃草,刚生下的两头小牛犊,活蹦乱跳满圈里撒欢嬉戏。王科科一边给牛添加草料,一边讲他家靠发展养殖业脱贫的经过,畅谈致富后的打算,一对残疾夫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幸福笑容,爽朗的笑声和铿锵的语气,坦露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溢流着脱贫户对党和政府的深情感恩。
  蹈着西斜的阳光,我们又回访了几家在册的脱贫户,这个只有一千多人、昔日全县最贫困落后的山村,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先后成立了以蜂产品、核桃果品、肉牛养殖、蔬菜种植为主的五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彻底解决了全村群众种养和产销方面的难题,这些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力筑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坚实屏障,在西北偏远山村擎起了一面乡村振兴的旗帜。
  走出涝川村的时候,日头像个顽皮的孩童,蹲在了高高的西山巅上,将千万道绚丽的霞光洒向涝川的山山峁峁。随处可见的核桃树硕果累累,嫣红的苹果在绿叶间含羞带笑,大片绿油油的芥菜已经拱出了地皮,高低不平的塄坎上悬吊着一长溜小鼓样的南瓜,将丰收的景象尽情地呈现。路边的林地里,几头散养的黄牛正悠闲地吃草,甩着尾巴怡然自得,这样闲适的画面,让人突然想起陶渊明笔下的归隐田园的安谧淡然。这时辰,在地里收秋的农人相继踏上归途,一辆辆满载着五谷瓜果的农用车,不时擦身而过,甩下一路的果香和笑声。一行往城里运送农林特产的轻型卡车,背道而驰穿梭其间,在这条引领山民致富的康庄大道上,乘着熠熠生辉的灿烂霞光一路疾驶,滚滚向前。
  金秋的涝川,一幅中国乡村振兴、农民丰收的大写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