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曲子声声唤浓郁情愫驻心间
本报记者段序培
  西府的曲儿、调儿格外注重“情意”的表达,这曲调浸染出一个个有情有意的西府儿女。在以凤翔、岐山为中心的农村地区,西府曲子颇受人们喜欢,民间流传有“曲子戏,真好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千遍不厌倦,哪怕几天不吃饭”的谚语。广场上,公园里,很多自乐班和广场舞队,吟唱着这种独特的曲调,不似秦腔般粗犷,也不似京剧般高昂。
  凤翔区南指挥镇白家凹村年过八旬的赵权,天生一副好嗓子,从10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西府曲子,如今这位没有什么学历的西府农民,像一本地域“活字典”,拥有两千多年厚重历史的古曲被他深藏于胸,信手拈来,深情吟唱,他因此获得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府曲子项目传承人”的称谓。他认为,西府曲子曲调清雅、柔和细腻、委婉动听,曲目题材丰富,有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有按照唐宋传奇演绎的,还有刻画百姓生活的,其实说的唱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善于表现生活及爱情故事。在他熟知的上千首曲子里,上百首曲子都是表达爱意的。老人清了清嗓子,唇齿微张,悠扬婉转的旋律便从他口中飘出来:“耳听门环叮叮当当响,莫非是情郎哥来到我门庭,急忙把灯拨,声儿音儿我听着,不是情郎是哪个?……”细腻浓烈的情感,朴实真挚的吟唱,一股别样的情愫晕染在心间。
  麟游县酒房镇闹林村的李文祥曾是一名教师,从事乡村教育40多年。退休后,他致力于西府曲子的发掘和整理,走访了许多关中曲子的民间老艺人,在基本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搜集记录整理了上百首西府曲子。他整理的这些曲子,既朴实又生动,是几千年来西府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搜集整理中,他发现豪爽的西府人在表达情愫时却是婉转的、隐晦的。例如中意某位姑娘时,小伙子会唱:“你说谁家一枝花?岁数不大十七八。头上青丝如墨染,两耳坠着金双环。”小别时,恋人依依不舍,则唱:“我送我干哥大路边,手里拿着两串钱,这一串钱做盘缠,这一串钱儿留纪念。”相恋时则唱:“郎一声来娘一声,好比花线配花针。没事花针朝前走,哥是花线随后跟。”由此不难看出,这一首首西府曲子,深藏着多少西府儿女的柔情蜜意,也牵引着多少有情人终成眷属。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