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生态环境•特稿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西秦视点
标题导航
|
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今年将惠及25万户群众
宝鸡赛区庆祝活动精彩举办
提升业务素质和协作能力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线
居安思危补短板
抓好党建工作创建模范机关
增强应对突发网络安全事件能力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居安思危补短板
庞文渊
粮食、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我市采取一系列措施,粮食丰产丰收,能源保障有力。粮食和能源供应充足,保住了市场、稳定了民心、夯实了根基,有效防范化解了风险,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供给充足,并非高枕无忧。无论粮食还是能源,既要看当前库存是否充足,又要看长期产能是否安全;既要考虑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有效打通生产、运输、加工、存储等各个环节的堵点。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快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为土地集约化耕种管理创造条件,把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精准送到田间地头,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完善粮补政策,提高奖补水平,调整直补对象,让真正种粮的农民得到补助,实现“耕者有奖、闲置无补、撂荒有罚”,加强农资价格调控和质量监管,切实保障农民种田利益,守住管好“粮仓”。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市虽然能源供应充足,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但还存在短板和缺口。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扩大投资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满足工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坚决夯实能源托底根基,为兜牢民生和经济基本盘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保”意味着托底,保粮食能源安全,凸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粮食和能源,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计,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越是在特殊时期,越是要扛好这个重担。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