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秦岭野生保护动物——太白壁虎

  太白壁虎,为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物,头长53-67毫米,小于尾长。
  其背部疣鳞稀疏,趾间具蹼迹。体背灰色,有不明显的暗斑;眼后至耳有1条淡黄纹;腹面乳白色;四肢背面灰色,有暗淡相间的斑纹;尾背有10条淡灰色条纹;攀瓣灰色;尾下末端淡灰色。尾巴较圆而长,但长度不及体长,有6-7条白色环纹,基部较粗,容易折断,能再生,但再生的尾没有白色环。四肢不很发达,仅能爬行。指(趾)膨大,底部有单行褶皱皮瓣,能吸附墙壁。雄性后肢的股部腹面有一列鳞,具有圆形的股孔,叫作股窝,数目为14-22个,雌性没有或者不明显。栖息于房舍墙缝等处。多夜间活动,在墙上高而暗处觅食。
  太白壁虎主要捕食蝗虫、蟑螂、土鳖、蜻蜓、蛾、蟋蟀等昆虫及幼虫,偶尔也吃其他蜥蜴和小鸟等,咬住东西往往不松嘴。它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这是由于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由于尾巴是以糖原的形式而不是单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能量,而糖原化脂肪更容易释放能量,所以刚断下来的尾巴的神经和肌肉尚未死去,会在地上颤动,可以起到转移天敌视线的作用。
  太白壁虎主要分布于陕西等地,常生活于墙上高而暗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陕西太白。
  太白壁虎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属易危物种。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