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鸟护鸟宣传纳入文明实践活动中

晓理

文章字数:530 文章浏览数:
  爱鸟护鸟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体现,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尺。人们自觉为候鸟营造出宁静的迁徙环境,社区为受伤禽类设立救助站……这些细节正构筑着城市的文明新高度。将爱鸟护鸟宣传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既能拓展生态教育维度,又能赋予文明实践更丰富的内涵,实现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融合。
  宝鸡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实践领域已形成独特优势。全市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网络全域覆盖。这种组织化、常态化、信息化的实践体系,为爱鸟护鸟宣传提供了现成的传播渠道和受众基础。把爱鸟护鸟宣传纳入文明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在社区文明实践站排演情景剧,通过拟人化手法展现市民保护鸟类的生动场景;组织志愿者编创小品,用幽默方式科普城市鸟类保护常识;还可设计“为小鸟读诗”快闪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普及爱鸟护鸟知识……这些形式既延续了宝鸡文明实践“重参与、强体验”的优势,又能突破传统宣传的说教模式,在润物无声中不断增强群众的爱鸟护鸟意识。
  将爱鸟护鸟宣传纳入文明实践活动中,这种创新融合既延续了文明发展规律,又响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当每个文明实践站都成为爱鸟知识的传播基站,当每位志愿者都点燃护鸟行动的星星之火,这座城市终将筑就永不坍塌的文明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