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工李航:

用汗水保障铁路的畅通与安全

康健

文章字数:570 文章浏览数:

  7月29日,烈日当空,铁路钢轨反射着刺眼的光。“趁着早上不太热,得抓紧整修!”李航一边说着,一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深蓝色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今年29岁的李航,是宝鸡工务段斗鸡维修工区副工长。21岁入职以来,他在钢轨与道岔间摸爬滚打八年,凭着一股子勤学苦练的韧劲,从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
  “今天的任务,是整治宝鸡东一场检查工区排查出的‘病害’。”李航俯身,熟练地将轨尺卡进轨道反复测量(见左图),目光紧盯着刻度,“这段轨距超限3毫米,得调整到位!”话音刚落,小组成员立刻上前配合,扳手转动的“咔咔”声格外响亮,待轨距精准恢复到标准值,作业小组便马不停蹄地沿着铁路继续前行。
  接近中午,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天地像被罩在巨型蒸笼里,热浪裹着暑气扑面而来。在高温的炙烤下,钢轨热胀引发的“胀轨”隐患如影随形。李航半蹲着,弓步沉稳,双手紧握扳手,对沿线螺栓进行复紧,每一次扳动,扳手咬合螺栓的声响都伴随着一次沉重的呼吸。汗珠不断从李航的脸颊滚落,砸在滚烫的钢轨上瞬间蒸发。“尽快干完收工休息,大家多补水。”每隔一会儿,李航便贴心地提醒同事注意防暑。
  1435毫米的轨距,2毫米的误差范围,是李航和工友们必须坚守的底线。烈日下李航的身影,只是万千铁路线路工的一个缩影,而每一段闪着银光的钢轨前,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劳动者,在高温下默默坚守,用汗水保障着铁路的畅通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