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守护“最后一道防线”

——陈仓区开展临时救助工作小记

文章字数:576 文章浏览数:
  近年来,陈仓区把临时救助作为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高效响应、精准施策、持续帮扶,先后为上万个深陷困境的家庭撑起了希望的保护伞,全区年均发放救助金600余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就临时救助571户1961人次,发放救助金39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突发性、急难型、临时性生活困难,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深切关怀。
  家住陈仓区周原镇的村民张某,于2023年7月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镇村知晓情况后,按程序为其办理了农村低保,并提高了其看病报销的比例。随后半年间,张某在北京治疗自费8万余元,镇上实施顶额临时救助4万元。去年张某因治疗又产生了8万余元费用,今年3月镇上又一次按照政策为其实施了顶额临时救助。
  “我们采取‘小金额先行救助’‘跟进救助’‘一次审批、分阶段救助’等方式,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增强救助的时效性。”陈仓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快速响应服务队作用,聚焦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人群,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进行临时救助。
  同时,陈仓区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对遇到的突发、疑难等救助问题及时研判,多方联合,综合救助,确保精准有效,并整合医保、残联、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困难群众信息库,通过数据比对、动态监测,精准识别潜在救助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