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品质赢市场
——记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
文章字数:1990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记者 杨曙斌 王茜
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行业专家需要多久?对于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而言,答案是14年。自2011年以来,孙敏用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实际行动,不仅完成了干事创业的阶段性目标,还带领公司员工朝着专精特新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新征程。
跨界入行 敢于打破固有理念
位于宝鸡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的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在宝鸡众多钛企业中名气不小。为何如此?一是他们早已与“钛”有缘,二是从该企业走出了一批宝鸡钛产业的骨干和行业精英,被称为宝鸡钛产业的民企“小摇篮”。
今年40岁的孙敏,2009年从北京工商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已基本站稳了脚跟,却被好友因公司发展需要给“拽”回了宝鸡。
2011年,进入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孙敏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岗位做起。这个看似与钛金属生产加工相去甚远的岗位,却成了他了解行业、熟悉市场的最佳起点。很快,他凭借着市场营销专业的敏锐嗅觉和踏实肯干的态度,从销售岗位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这一角色的转变让他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他开始着手对公司架构、人才招引等进行规划和整体布局。
“以前需要对产品进行超声波探伤,以往的做法都是请兼职人员临时进行具体操作,很多公司都没有设置这一岗位。”孙敏说,这个看似不必要的岗位,实际上是稳定产品质量、提升生产工艺的重要环节。在他的建议下,公司很快招聘了一名专业的超声波探伤岗位职工,2014年段晓辉就因此成功入职该公司,如今已成为怡鑫公司的总工程师。
从那时开始,孙敏不断从产品质量管理、工艺环节把控等流程引进专业人才,不仅对公司良好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奠定了坚实的人才研发团队基础。
以质取胜 用心锻造过硬口碑
看到钛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当我市多数钛企纷纷选择扩大生产规模、追逐市场热点时,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却坚持专注锻造,一门心思在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质量体系上下功夫。
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在一次与世界500强的一家挪威石油开采企业的合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自2007年已成为该挪威企业的钛密封环生产制造商之一。在一次接到订单后,该公司对钛密封环的生产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向其及时供货之后,该公司抽检发现部分产品不合格。
得知这一消息后,孙敏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这批产品召回。为及时完成订单,公司对工模具、检验、校准等方面的生产设备进行更新维护,经过不懈努力,公司重新制作的一批产品全部检测合格。
这次经历让孙敏深刻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而稳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于是,他提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为挪威公司制作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进行固定,专门用于生产密封圈,孙敏团队也将该工艺申请并取得了“深海石油钻采设备用高性能钛连接密封环及加工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随后还在美国和意大利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
因为此次顺利交货,2013年,孙敏前往挪威,与该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为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也是从那时开始,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生产的钛密封环不再经由中间商,结束了间接合作,不仅增加了公司利润,还提升了公司知名度。
“通过深化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教会了我们如何提升制造工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的基本条件。”此后,孙敏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更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公司花费30余万元,请专业人员为公司员工普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知识,让每一位员工都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创新驱动 面向未来谋定而动
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孙敏也深知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近五年来,公司的研发投入每年以5%左右的幅度递增。
为了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孙敏积极推动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与专家教授联手,依托先进技术,解决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孙敏介绍,近年来公司一直围绕钛及钛合金、深海石油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成功研发出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公司通过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约2000万元。
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在我市钛及钛合金锻造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孙敏也成为行业内的专家。他常常会为其他钛企业提供工艺等方面的帮助与建议,用自己的经验助力宝鸡钛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孙敏先后带领公司研发团队取得6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他在2021年荣获“科创中国”陕西省企业创新达人,2022年获宝鸡高新区第四批拔尖人才荣誉称号等,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成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通过近些年对钛产业的学习和研究,孙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如今,宝鸡怡鑫钛锆金属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的深海及航空用精密钛材出口线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孙敏说:“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找准定位,改变以往粗加工的生产模式,在‘专’和‘精’上做出特色,让钛制品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