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吕麒麟

文章字数:1166 文章浏览数:
  张海清终于按捺不住,来到张健平的住处。
  “健平,要是手头紧,尽管开口吧,我一定设法相助!”张健平笑说:“你已经帮我很多了,况且你自己也不宽裕。我能行。”“那你究竟遇到了什么难处?”
  “哪有什么难处?是好事。”张健平故作轻松,笑容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与喜悦。
  既然是这样,张海清也不便多问,心中的疑惑却不断增加。
  闲暇之余,张健平常翻阅一本泛黄的相册,轻抚其中一张照片——那是他与老班长刘振威在连队篮球场上的合照。照片上,红星闪耀,绿装映衬,他们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灿烂。
  一周后,当刘振威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激动不已,紧握双手,感慨万千,岁月悠悠,人已老去。张海清也才明白,原来是这喜事。
  “此次接待老班长,你不要与我争了。”张健平对张海清说道,“还记得40多年前的那次巡逻,我脚底一滑,往悬崖一侧倒去,如果不是他不顾自己可能会与我同时坠崖的风险,及时拉住我的一只手,拼命将我拉上来,我恐已不在人世……此次他的到来,我定要让他尽兴而归,方能心安!”
  是的,刘振威的到来,为张健平的小屋增添了无数欢声笑语。他们共忆往昔,回忆高寒、缺氧、低压等恶劣自然环境下,官兵们的执勤、训练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讲述他们穿越雪山、峡谷,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每一寸边防线的安全,讲述正是这样的环境铸就了高原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和过硬的军事素质……
  然而,欢笑背后,张健平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深知,这笔聚餐的额外开支,将使他的生活更加拮据,小儿子的药费、生活的开销……但他无悔,只要能让刘振威开心,他便觉得一切值得。
  刘振威亦感受到了张健平的盛情,但他察觉到张健平眉宇间流露出的淡淡忧虑。
  次日晚上,刘振威借机询问张海清:“你须实话告诉我,我在张健平家中所见,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为何待我如此阔绰?”
  张海清见瞒不过去,便道出了张健平的艰辛历程:“退伍返乡后,他曾在县棉纺厂工作,后棉纺厂改制,他便下岗了。不久,其妻因病离世,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长大。前些年女儿出嫁后,他便与患病的小儿子相依为命。幸得政府关爱,家中那两层楼也是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修建的。”
  “那他还有何经济来源?”刘振威问道。
  “主要靠他那微薄的退休金和养猪的收入。”张海清补充道,“此次你前来,他执意要独自承担接待费用,他说他难忘你的救命之恩。”
  刘振威听后,沉默良久。
  购物归来,刘振威从银行取出两万元,递给张海清:“记住,待我离去后,你设法给张健平家买两头猪仔,将剩余的钱给他补贴家用。”
  张海清一再替张健平拒绝,但刘振威却坚决要求他收下。
  握着这笔带有刘振威余温的钱,张海清心中五味杂陈。离别之际,刘振威紧紧握着战友的手,不愿松开。张健平脸上也是依依不舍的表情。
  次日,张海清将猪仔和剩余的钱送到了张健平家。
  张健平弄清事情原委后,热泪喷涌而出!他又取出和老班长刘振威的合影,真想高歌一曲:“战友,战友,亲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