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 助农产品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西北政法大学师生走进陈仓区开展社会实践小记
文章字数:839
文章浏览数:
李晓菲
7月10日至22日,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暑期实践团一行10人前往陈仓区,开展“从班列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社会实践,以法治服务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搭上“一带一路”快车走向国际市场。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阳平镇宁王村。师生们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在沟通走访中,师生们发现村民对国际贸易规则、合同签订及质检认证等涉外贸易法律知识知之甚少。随即,他们创新推出“案例式普法讲座+模拟法庭展演”模式,用鲜活的案例讲清法律风险,并为村民们赠送100余册《乡村涉外贸易法律指南》。仅一天时间,实践团就收集到各种法律需求问卷150份,摸清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实践团还相继走访了宝鸡港务区、陈仓区人民法院、宝鸡综合保税区。“从宝鸡出发的中欧班列,已开辟直达中亚、欧洲多条线路,为本地优质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现实通道。”宝鸡港务区有关负责人说。在宝鸡港务区阳平铁路物流基地,繁忙的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强劲脉动。中欧班列为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提供通道,而陈仓区人民法院则为农产品“出海”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和实践团师生交流时,法官不仅针对跨境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合同诈骗、走私等风险发出警示,还对团队提出的“法律冲突适用”等实务问题给予权威解答,为农产品顺利走出国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指引。在宝鸡综合保税区,实践团师生了解了保税区独特的政策及通关、税收优势等,为团队探索农产品借保税平台出口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前觉得国际贸易离我们很远,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也能出口了,更要知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了。”在阳平镇联合村的工业园内,一名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在走访中,实践团将港务区物流优势与法院的风险提示结合起来,为联合村群众集中答疑解惑,并重点解答了合作社负责人提出的各种关于农产品出口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此次社会实践构建起了“高校学府—枢纽平台—田间地头”三级法治服务链条,让法律智慧服务从钢铁班列延伸至青青田埂,让乡村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7月10日至22日,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暑期实践团一行10人前往陈仓区,开展“从班列到田间最后一公里”社会实践,以法治服务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搭上“一带一路”快车走向国际市场。
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阳平镇宁王村。师生们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法律需求。在沟通走访中,师生们发现村民对国际贸易规则、合同签订及质检认证等涉外贸易法律知识知之甚少。随即,他们创新推出“案例式普法讲座+模拟法庭展演”模式,用鲜活的案例讲清法律风险,并为村民们赠送100余册《乡村涉外贸易法律指南》。仅一天时间,实践团就收集到各种法律需求问卷150份,摸清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实践团还相继走访了宝鸡港务区、陈仓区人民法院、宝鸡综合保税区。“从宝鸡出发的中欧班列,已开辟直达中亚、欧洲多条线路,为本地优质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现实通道。”宝鸡港务区有关负责人说。在宝鸡港务区阳平铁路物流基地,繁忙的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让师生们感受到了“一带一路”的强劲脉动。中欧班列为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提供通道,而陈仓区人民法院则为农产品“出海”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和实践团师生交流时,法官不仅针对跨境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合同诈骗、走私等风险发出警示,还对团队提出的“法律冲突适用”等实务问题给予权威解答,为农产品顺利走出国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指引。在宝鸡综合保税区,实践团师生了解了保税区独特的政策及通关、税收优势等,为团队探索农产品借保税平台出口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前觉得国际贸易离我们很远,现在我们的农产品也能出口了,更要知道如何用法律保护自身权益了。”在阳平镇联合村的工业园内,一名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在走访中,实践团将港务区物流优势与法院的风险提示结合起来,为联合村群众集中答疑解惑,并重点解答了合作社负责人提出的各种关于农产品出口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此次社会实践构建起了“高校学府—枢纽平台—田间地头”三级法治服务链条,让法律智慧服务从钢铁班列延伸至青青田埂,让乡村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