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队员:
酷暑苦练只为守护平安
本报记者 宋文君
文章字数:768
文章浏览数:

7月17日,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气温逼近40℃。在这样的高温下,有一群人始终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他们就是消防救援队员。
上午9时,记者来到宝鸡市消防救援支队陈仓区南环路消防救援站,负重跑、爬绳、水带铺设……早训的队员们作训服已被汗水浸透,脸上的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水泥地上,瞬间蒸发。副站长白腾飞说:“虽然天气炎热,但训练强度丝毫不减,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消防车发烫的金属车门把手隔着战术手套依然烫手。每天队员们都要仔细检查每一件装备:水带是否完好、呼吸器气压是否充足、切割机能否正常运转……高温下,他们的后背结出一片盐霜,这是早训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的痕迹。随后,一场模拟火场救援演练展开。10余名消防员瞬间冲向装备架,队员们必须在45秒内全套着装完毕那套重达30斤、内层温度超过60℃的防火服。“高温天火场温度能飙升到80℃,现在流汗总比火场脱水强。”白腾飞说着掀起防火服内衬,一股热气混着汗味扑面而来。他的战术腰带上别着藿香正气水,已经空了半盒。
下午3时左右,烈日最毒辣的时刻,消防绳索攀爬训练、外场高空训练,脱下装备时,队员们裸露的脖颈皮肤紧贴发烫的绳索,留下一道道红色印痕。每天要补充七八升水,但没人敢多喝,因为穿着全套装备上厕所太耽误时间。除了常规训练,高温预警期间,他们为了使身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心肺耐力训练反而要增加20%。
在器材库里,战斗一班班长正带人改装救援包:急救包里新增了速冷冰袋,液压剪替换成耐高温型号。他抹了把脸上的汗告诉记者:“高温天气我们的装备也要‘防暑’,高温会使液压剪内液压油变稀导致破拆延迟。”训练结束,备勤板上写着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晴,39℃。队员们打趣道:“比火场凉快,挺好。”
烈日下的坚守,是消防救援队员的日常。他们用汗水诠释责任,用行动守护平安,始终冲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