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理“旧账”也是担当

孙海涛

文章字数:0 文章浏览数:
  7月初,笔者走访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解家沟村蔬菜园区时,这里瓜果飘香,产业兴旺。很难想象,这个项目3年前还是一片即将倒塌的老旧大棚。而三任“片长”的无缝衔接“清账”,成为园区2024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的关键因素。
  副镇长任雨涛于2024年9月成为该园区第三任“片长”。他与前任交接工作后,最先了解和解决的,正是前任还未完成的三笔“旧账”——打深井解决水源短缺,开直播让农产品卖上好价钱,建立标准检验室速检农产品农药残留。
  任雨涛的“理账”态度,揭示了“旧账”与生产力的深层次关系。从“延安地图”拓展至“中国地图”来看,解家沟村蔬菜园区的例子只是区域发展中的一个切片。如果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新官”与“旧账”间的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担当与否的问题。
  实际上,这种新官是否应当理旧账的问题,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有明确的答案。《条例》针对这一问题进一步严明了纪律规矩,要求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履行任何职责时都要具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这意味着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如果只盯着自己描绘的新蓝图,而不敢接烫手的“旧山芋”,那就是没担当,要“挨板子”了。
  “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并不少见。从江西九江市政府原党组成员陈吉田因“新官不理旧账,不担当不作为”被双开,到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杨某某对历史问题解决不力被撤销党内职务……一桩桩、一件件,其实质都是对“昨天”的病灶久置不治,终致“今日”雷声轰鸣。这些实例,与任雨涛等三任“片长”的作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
  陈吉田等人“不理旧账”的实质是“怕”字作祟。新官怕什么?怕的是旧账不好接手,怕的是劳累辛苦,怕的是管好了是给前任贴金,管不好是给自己添堵。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突出,新官秉承“谁作承诺谁去管,我的思路我来办”的想法,对旧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索性“烧自己的火,热自己的锅”,将担当二字置于脑后。
  实际上,“理旧账”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一句话,解决束之高阁的“顽疾”会极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践行刮骨疗毒的勇气会极大释放社会生产力,敢接棘手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说到底,“理旧账”与“创新绩”是一脉相承的接力棒。接棒者若是无视前任的作为,甩开胳膊自个儿“跑单帮”,团队成绩能好吗?
  治理之道,贵在有恒。一个负责任的“接棒人”,既要有眼光辨识旧路的坑洼,更要有魄力挥锹填平前路。能把“旧账”盘活、把“旧疤”抚平,那就是响当当的真担当、硬成绩!
  从“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的角度看,新官不但要理旧账,更要善理旧账,这样才能在担当中,真正把泛黄的“老旧账单”转化成万千百姓的“福祉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