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为啥岐山遍天下
刘文绘
    何尊

    逨盉

    逨盘

  
  在关中平原乃至陕西省,一说到岐山,大家认为肯定是指岐山县了。对岐山县的居民来说,岐山说小了就是县城东北十五公里处的那座山,又叫箭括岭;说大了,就是祖祖辈辈生活过和生活着的脚下这片土地。但是,你可能没有想到,在岐山县之外,国内还有许多地方也叫岐山。
  首先,岐山可能就是哪一座山的名字。取名岐山的山,不只有箭括岭,陕西岐山之外,目前国内已知的至少还有9座山叫岐山,它们分别是湖南省衡阳市之岐山、山西省孝义市之岐山、安徽省休宁县之岐山、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之岐山、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之岐山、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之岐山、广西贺州市富川县葛坡镇之岐山、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之岐山、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之岐山。其中,广西贺州市富川县葛坡镇的岐山是葛坡镇群山之首;湖南省衡阳市之岐山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又叫凤凰山,是湖南3A级旅游景区。
  其次,岐山可能是一个行政村或者自然村的名称。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以岐山命名的行政村或者自然村有20多个,它们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江西、贵州等10个省区。其中有两个岐山村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分别是四川省阿坝州茂县沟口镇的岐山村和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湖潮苗族布依族乡岐山村。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岐山村,是1941年为纪念革命烈士朱岐山而专门设立的。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岐山村,也是革命老区。江西省金溪县陈坊积乡岐山村2019年1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另外,岐山还可能是一条路、一个弄巷或者一个街道的名称。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就有一条岐山路。在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也有一条岐山路,沈阳市地铁2号线设有岐山路站。上海市长宁区也有一个岐山村,即长宁区愚园路1032弄。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有一个岐山街道办事处,这里不光有岐山路,还有岐山小学、岐山中学,也有岐山汽车站、岐山篮球场、岐山包子店、岐山综合商场、岐山工业区……如果是老陕突然来到这里,肯定会犯晕的。不过,这里毕竟也是“岐山”啊。
  不同地方的山重名的,在国内还是比较常见的,这些山多是规模不大,且不怎么知名的。纵观国内的岐山,的确规模都不大,但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陕西岐山。岐山之下的周原地区是周室肇基之地,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村庄命名方面,国内叫“刘家庄”“李家庄”等以姓氏冠名的村庄一抓一大把,但以一个山名来命名的村庄如此之多,除了岐山,恐怕再难找到与之比肩的了。为什么会出现“岐山”遍天下的现象呢?
  首先,“岐山”作为一个地名被广泛使用,肯定存在一个源与流的关系。稍加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陕西岐山,是众多“岐山”之源,其他的岐山、岐山村、岐山路都或多或少取意于陕西岐山,属于流。从个案看这个痕迹很明显。譬如沈阳市岐山路,据说就是1967年根据陕西岐山取的名。2011年,沈阳地铁工作人员邀请著名作家王蒙题写站名,去函中把“岐山路”误为“歧山路”,等王蒙题写的“歧山路”站名一亮相,群众议论纷纷,都指出“歧”字用错了。争论了五个月之后,“歧山路”终于回归“岐山路”。建设于1924年至1931年的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的1032弄,当时的业主也是取意周王翦商崛起于岐山,而命名该弄为岐山村。另外,从众多“岐山”的分布范围来看,岐山县以外的带有“岐山”的地名,绝大多数位于纬度低于岐山县的南方,这符合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播的轨迹。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冲突、融合、交往,传遍华夏大地,乃至域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仍,大批豪族、商贾、文人雅士纷纷举家南迁,从黄河流域移居到江南地区。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持续时间长、规模大,而且南迁的大多是社会精英阶层。他们带去的除了中原地区的财富,还有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
  当时的北方人迁移到江南后,大多是同郡人聚居在同一个地方,出于对故乡的思念,有人就把新的聚居地用北方原籍的名称来命名。譬如东莞,历史上最早的东莞在琅琊郡(今山东),如今,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广东东莞知名度很高,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东莞镇却很少被外地人知道。还有一些人出于一定的理想抱负,取了具有特定意义的地名作为新的聚居地或者特定场所(如祠堂)的名称。取名岐山,就属于这一类。因为周人迁岐之后,才慢慢走上兴旺发达。在岐山韬光养晦、积聚力量之后,才有周武王的翦商立国。
  不难发现,长江以南的“岐山”,大多与北方人南下有关。如,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陈坊积乡岐山村建立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村内吴氏系宋元之交为躲避战乱而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福建、广东类似情况更加普遍。因此,笔者认为,长江以南地区众多的“岐山”,代表了历史上因战乱避祸江南的仁人志士的愿望和抱负。
  其次,“岐山”是被人们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来使用,从三千多年前一直延续至今天。周祖先重视农耕,亲民好德,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周文化,这是影响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源头。周部族在发展过程中,古公亶父迁岐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说,岐山是周人的福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岐山,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心中周文化的代表、象征和符号。人们乐于用岐山来命名山脉、村庄、祠堂、道路,其寓意丰富而且十分积极。
  相传,林氏为商朝贤大夫比干的后裔,林氏目前为福建第二大姓。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桂洋镇有个岐山村,村名就取自村中林氏祖宇“岐山堂”。据《今日常山》刊文《“岐山”地名的来历》介绍,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宋畈乡黄坞岭村有个自然村叫岐山。关于其名字的由来,有个小故事。1960年冬,新安江有7户移民共30多人移居此地。当时新来的移民看到那里地处一个小山坡下,山上长满杂草和野藤,常有野兽出没,似乎不宜作为村址,很是失望。于是村干部就请来一位熟读古代文史,又精通水土环境知识的凌荣炳老先生来勘测地形,让他拿个主意。凌老先生勘测地形后,认为这个地方环境条件不错,可以作为村庄选址。接着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古公迁岐”的故事,并提议新的移民村就叫“岐山村”。移民们不但愉快地接受了这片土地,而且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第三,“岐山”代表了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我们说岐山是周文化的代表、象征和符号,那么,在博大精深的周文化谱系中,岐山最能代表哪一方面呢?《诗经·大雅·文王》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种革故鼎新的精神,是周人最为核心的精神,也是因为迁于岐山之下而被放大了的精神。
  周先祖后稷为尧帝时农师,夏朝时农业不被重视,后稷之子不窋因失其官而由邰出走西北,与戎狄杂居。周先民身处戎狄之间,后来,当地部族为得到更多的财物、土地、民众而不断向周人发动战争。为了不让老百姓为保护自己的地位而牺牲,周人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一路南迁,至于岐下。周先民穷则思变,迁于岐山之下,既避免了北方部族的侵扰,又开启了周部族繁荣兴盛之路。周人之所以能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翦商灭纣,建立周朝,离不开其爱士亲民、德化天下的重德思想,更离不开其勇于求变、敢于革新、不断创新的精神。这种创新求变的精神,不仅成就了周王朝,也激励着后世的人们。
  “岐山”被广泛用作地名、人名就是最好的见证。今天,我们更应弘扬创新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滞于时、不困于境,勇于求变、不断创新,以不断获得的新业绩为岐山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