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缣竹易销金石难灭
——天水—宝鸡(金台)金石拓片邀请交流展侧记

  本报记者巨侃
  正在进行中的天水—宝鸡(金台)金石拓片邀请交流展,“大咖”云集。
  北京风雅国学创办人李阳泉听闻此次金石拓片展,在预展时就匆匆赶来参观,看到《西狭颂》《石门颂》《九成宫醴泉铭》《颜勤礼》等名碑原拓赫然在列,啧啧称赞。他在这些名拓前留影时,一再提醒拍照者:“要背景全都是字,请把我完全融进汉字中!”
  一同前来的中国古籍善本残页修复专家董书承,在观展后评价说:“陈仓宝地,果然是文化底蕴深厚!”
  宝鸡书画名家王尊农,在5月14日开展当日冒雨前来,当主办方感谢他的莅临时,他说:“这样的精品展览,宝鸡前所未有;就是不邀请我,我也要来看看!”观展时,记者问他有何感受和评价,王尊农连连摇手说:“在这么多名碑名帖面前,只有战战兢兢,只有顶礼膜拜,哪里敢妄评呀!”
  宝鸡古铜镜收藏“大咖”冯驰这次也有几幅拓片参展。他背着手,认真地把所有展品看了一遍后说:“‘金石永寿渭水绵长’这个主题很好,这是咱宝鸡第一次办这种展。汉字在不断演化,拓片这门艺术再现了千年来历史的真面目。拓片展告诉我们:中国汉字是怎样逐步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的……”
  本次金石拓片展是天水、宝鸡两地文化交流的盛会。
  金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任爱国说,天水与宝鸡地缘相连、人脉相亲、人文相近、经济相融,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两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次展览以文物活化利用为重点,以今应古,传承文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两地文化底蕴、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的文化盛事。
  观展的宝鸡碑友王英涛说,珍拓《西狭颂》,在汉代“三颂”中保存最为完好,为一睹芳容,2016年他曾专程前往甘肃成县,然而只能远观不能近睹,留下遗憾。今天得以近睹全貌,实在有如饮美酒、大慰平生之感。
  岐山拓碑人李忠科为此次展览提供了部分藏品,他说:今后要和天水拓友们多交流、多合作,让碑帖石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扬四海。
  天水市金石拓片文化研究会是这次交流展的主力,全部60多幅展品,天水拓友们奉献了大部分,该研究会李会长谦虚地说:“讲碑刻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金石拓片活起来,文化也就活起来了,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基础。”他连用三个“感谢”表达对宝鸡主办方的致敬,还说期待下次在天水见面。
  在开展首日的研讨会上,同为关天经济区城市的天水,近年来繁荣的文化事业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冯驰、王尊农等人都表达了宝鸡应向天水学习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想法。
  金台区文化馆克服馆小、资金少、时间紧的不利条件,全馆动员,成功举办了这次两地金石拓片展,并以最快的速度出了一本精品纪念集,赶在开展首日赠送嘉宾。金台区文旅局局长、作家李巨怀说:这次拓片展开了个好头。基层文化工作贵在坚持,在经费少时,很多时候靠情怀在做工作。他表态说:今后凡是真正能提升地域美誉度的工作、让文化人眼睛一亮的工作,都将全力支持!
  “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久历沧桑的金石拓片,清晰完整、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古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神韵,是我国极其宝贵的历史档案和艺术资源。敦煌莫高窟所出的《温泉铭》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拓片;宋代欧阳修的《集古录》,开拓片收藏研究之先河;赵明诚与妻李清照《金石录》传世;清代乾嘉时期黄易、阮元、毕沅、翁方纲、钱大昕等人《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山左金石志》《两汉金石志》等巨作传世影响,使清至民国碑帖(石刻)拓片收藏达到高潮。传拓技艺传承至今,为中华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保留了无数珍贵的文物、文献资料和书法艺术资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